发布日期: 2021-06-23    
1、美国商务部撤销对TikTok和WeChat的禁令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1日表示,正在撤销对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和微信的禁令。

当地时间6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撤销了特朗普政府对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和微信的禁令,并计划颁布一项对外国运营的应用程序审查范围更加广泛的行政命令取而代之。根据美国商务部备忘录,该行政命令将处理对多个应用软件的审查申请。备忘录称,商务部将在标准决策框架下采取“严格的、基于证据的分析来评估和解决外国运营的应用程序带来的风险”。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1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曾表示,我们注意到美方撤销了上届政府针对TikTok、微信等中国应用程序的有关行政令,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但我们也注意到,美方同时要求对外国应用程序的安全风险进行审查,而且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仍在对TikTok进行审查。我们希望美方公平公正地对待中国企业,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来源:环球网)

2、英国启动加入TPP谈判

英国国际贸易部6月21日透露,为了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英国从6月22日起与TPP的11个成员国展开谈判。据英国国际贸易部推算,通过加入TPP,英国对TPP成员国的出口额到2030年能增加65%。TPP已于2018年12月生效。英国在今年2月第一个申请作为新成员加入。TPP的11个成员国6月2日举行视频会议,决定启动谈判。在TPP的11个成员国中,英国与8个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已经生效或已达成协议。因此,即使细节谈判用了将近1年时间,英国加入TPP也几乎已成定局。英国首相约翰逊6月21日发表声明称“这是构建国家自由贸易历史,给全英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大好机会”。英国于2020年底完全脱欧,对欧盟出口骤减,希望通过TPP予以弥补。英国政府认为,根据TPP的数字及服务贸易规则,英国能得到好处。英国预测在IT企业、咨询服务等服务出口领域可以发挥优势。韩国、新加坡、中国也对加入TPP很感兴趣。(来源:日经中文网)

3、中美摩擦使日本自动化设备企业对未来悲观

目前,安川电机和哈默纳科等日本工厂自动化设备大型企业相继下调了中期经营计划的目标。这类企业此前以中国的自动化需求为东风,实现了高速的增长。但目前情况出现了变化,虽然这些企业目前业绩坚挺,但企业担忧中美摩擦和提前下单带来的需求透支导致需求锐减的2017~2018年的状况重现。由于各自动化设备企业低调的业绩预测,股价也陷入低迷。以安川电机为例,其来自中国的机床订单额2021年4月增至上年同月的3.3倍,达到378亿日元,仅次于2017年11月,创出历史第2高水平。虽然进入今年后维持强劲势头,但在作为机械的主要供货对象的行业,目前出现了后劲不足的迹象。5月的中国新车销量受半导体短缺影响,时隔13个月出现同比下滑。小松和日立建机也预测上财年迅速扩大的中国工程机械需求到本财年将转为减少。安川电机的社长小笠原浩认为,市场并没有复苏到足以抵消新冠疫情和中美摩擦影响的程度。摩根大通证券的高级分析师佐野友彦也表示,“本财年下半年以后中国需求的持续性不透明,在此背景下,固定费削减和新领域的开拓等将受到考验”。(来源:经济观察网)

4、乌克兰土地新政将影响世界农产品市场

乌克兰土地新政可能将深远地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乌议会在2020年3月30日通过了关于自2021年7月起引入土地市场的法律。根据法律,前两年将仅向乌克兰公民出售土地,每人购买土地不得超过100公顷。此后,将允许乌克兰法人实体购买土地,每位法人实体购买土地不得超过1万公顷。7月1日即将正式实行新法规,这意味着乌克兰自20年来首次允许农地买卖。在2001年,也就是乌克兰独立10年后,由于担心大量土地会被超级富豪和外国买家收购,该国的土地买卖被禁止。乌克兰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第四大玉米出口国。乌克兰土地肥沃并且面积广大,据统计,乌克兰目前拥有超过4000万公顷的潜在耕地市场,几乎与加州的面积相当。但一般认为,当前乌克兰的大量农田未能物尽其用,在一些人看来最大的症结是该国实施了近20年的农业用地买卖禁令。这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阻碍了发展,因为农民只能租用土地,这意味着他们不能用土地作为抵押来获得发展资金。乌克兰政府表示,一个正常运作的市场的出现,意味着这个地球上最肥沃的地方之一,通过促进投资向更大、更高效的农业生产迈出了第一步。据基辅经济学院估计,此举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将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提高至多1.5个百分点。而对全球而言,在这个迫切需求更多农作物生产的时代,乌克兰似乎也将进一步发挥“全球粮仓”的潜力。(来源:财联社)


信息来源: 上海公平贸易

维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所有,国内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摘编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信息来源: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侵犯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3. 视、音频资料仅用于经贸法律知识科普,不作为具体指导意见。视、音频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需转载使用,须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