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数周收紧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后,拜登政府正在为针对半导体及半导体生产设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做准备,试图进一步遏制中国在生产尖端芯片方面的潜力。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正考虑针对高端内存芯片制造能力和尖端芯片制造工具的先进组件的对华出口设置更多限制,甚至还可能将先进量子计算相关技术和设备纳入管控名单。在此基础上,美国官员还考虑把更多中国科技公司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名单,从而进一步收紧美国企业对这些公司供货的限制。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还在就此争取更多关键盟友的支持,希望能联合更多国家来扩大新一轮限制的范围。白宫可能最早在本周内公布相关方案的具体细节。分析师指出,如果美国成功说服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联合实施出口管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可能将大大受到限制,因为这些国家几乎垄断了制造最先进制程芯片所需关键设备和软件的生产与销售。此前,美国也曾尝试过采取外交手段来限制中国获得芯片制造设备,比如敦促荷兰政府阻止阿斯麦对华销售关键设备。最后,一些美国官员还透露,在拜登政府即将推出的新一轮方案中,可能还会扩大许多曾针对个别美国公司的限制措施,将其适用范围延伸到整个行业。以英伟达为例,今年8月,美国政府曾以“涉及军事用途产品”为由,限制了该企业向中国出口部分先进制程芯片。综合而言,随着中美关系日益遇冷,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遏制力度正在日益加强。(来源:华尔街日报)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最近的芯片销售持续放缓,而作为芯片制造和出口大国,韩国8月的芯片产量与出货量齐降,库存却始终维持高位,这对韩国以芯片为主导的产业经济构成威胁。韩国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的芯片产量同比下降了1.7%,与7月份17.3%的增幅相比发生了大逆转,也是自从2018年1月以来,韩国芯片产量首次同比下降。此外,8月份的工厂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0.4%,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货量下滑,此前7月份的降幅为22.7%,这也是近三年来出货量首次下滑。与此同时,8月份的芯片库存同比增加了67.3%,7月份同样维持高位,同比增长了80%。这三项指标的走势意味着全球经济正表现低迷,全球芯片需求疲软的情况正日益严峻。韩国芯片制造商也发出了相关预警。9月早些时候,韩国三星电子一位公司高管表示,下半年前景黯淡,明年还没有看到复苏的势头。SK海力士也对需求放缓发出警告。多位分析师预计,三星和SK海力士Q3营业利润同比下滑,盈利前景暗淡。行业调研机构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市场的下滑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在今年5月至7月间,市场规模缩水了一半。而DRAM芯片占韩国存储芯片出口的近一半。韩国官员韩国科技部部长、芯片专家李宗昊警告称:“一种危机感已经笼罩了韩国的芯片行业”。(来源:新浪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9月份,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7%和48.3%,比上月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扩张有所放缓。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零售、航空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45.0%。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扩张,但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来源:人民网)在美联储强势加息背景下,9月美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运行情况出现分化。在制造业方面,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下降2个点位达到50.9,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仍处于扩张区间,但显著低于经济学家此前普遍预测的52。9月份有9个制造业报告增长,其中以矿产品、机械和塑料为首。包括家具、纺织和木材在内的7个行业出现收缩。同时,9月美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下降4个点位达到47.1,为近几月的最低水平。这可能暗示消费者在商品上的支出正在回落,整体需求开始走软。此外,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所用材料的价格指数连续第六个月下降。此指数为51.7,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可能反映了石油、金属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因全球衰退担忧而回落;ISM出口订单指数也出现两年多来的最大收缩。在服务业方面情况则较为乐观,仅出现温和下降。ISM数据显示,9月美国非制造业PMI从8月的56.9降低至56.7,高于市场预测的56。其中,ISM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从61.8下降到60.6;服务业就业指数从50.2升至53,表明行业就业需求保持强劲;服务业供应商交货指数从54.5降至53.9,表明企业工作积压情况得到缓解。整体而言,9月美国服务业的温和走势可能暗示了尽管美联储维持激进加息,但美国经济基本面仍然保持强劲。但跌入近两年低点的制造业数据则同时表明,需求疲软等因素导致的美国整体衰退风险仍然不容小觑。(来源:路透社)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受能源短缺影响,2022年8月德国进口价格指数环比上涨4.3%,同比上涨32.7%,创1974年3月以来德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增长最大涨幅。数据显示,德国8月的能源进口价格环比上涨18.9%,同比上涨162.4%。其中,德国8月的天然气进口价格环比上涨48.2%,同比上涨306.3%。而能源价格高企也推高了出口价格,数据显示,德国8月出口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1%,同比上涨18.6%。与此同时,继7月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3%之后,8月工业产出环比继续下降。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今年8月德国的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8%。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发表声明称,俄乌冲突持续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抑制了工业活动,鉴于新订单的减少和企业情绪的冷淡,未来几个月德国工业经济前景黯淡。(来源: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