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方坚决反对美“逼售”TikTok 美国会听证会被批“政治闹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4日报道,就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回应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信息和情报。毛宁称,美国政府迄今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TikTok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却一再对有关企业做“有罪推定”和无理打压。她敦促美国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无理打压别国企业,为各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另据美联社3月23日报道,美国可能以安全风险为由强制要求TikTok所有者将其出售。对此,中国政府周四表示坚决反对,并警告此举将严重损害各国投资者赴美投资信心。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如果该消息属实,中方将坚决反对。”她没有说明北京将采取何种措施。又据法新社3月23日报道,周四,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遭到好斗的美国两党议员的无情质询。报道称,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的议员们没有给周受资任何喘息之机,频频拒绝给他讲话机会,他无法展开回答或讲述该应用程序在全球年轻人中的超高人气。周受资对议员们说:“我们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明确的透明规则,它广泛适用于所有科技公司——企业所有权并不是解决这些担忧的核心所在。”报道还说,禁用TikTok将是美国政府对一家科技公司采取的史无前例的行动,让该国1.5亿用户——尤其是年轻人——脱离一个已经成为文化引擎的应用程序。TikTok的支持者和言论自由活动人士批评此次听证会是政治闹剧,并敦促不要全面禁止TikTok。此外,美国之音电台网站3月24日报道称,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周四前往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作证,他遭到了两党议员轮番严厉攻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智美说,周受资说什么都已无济于事,而且许多议员“甚至不让他回答问题,他们打断他,他开口的同时,他们也说话,一位女议员甚至替他回答问题”。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说:“对于TikTok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天……因为大多数议员都对该公司怀有敌意,并利用听证会在各个方面抨击该公司。”在这场颇具火药味的听证中,一些议员明确表示他们不相信周受资的回答。报道还说,周四的听证虽然大有封杀TikTok之势,但陈智美提醒说,国会的气氛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亿多美国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态度。(来源:参考消息)2、铜价将飙升已成业内共识 托克:今年就会刷新历史新高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商之一托克集团(Trafigura)预测,由于全球铜库存本就处于低迷状态,亚洲需求反弹可能会耗尽库存,铜价今年将刷新历史新高。最近几周,全球铜库存迅速下降,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季节性水平,如果亚洲需求继续增长,铜库存几乎没有缓冲空间。LME三个月期铜价格目前约为每吨9000美元,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铜价在去年3月上旬创下每吨10845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后一路下跌,去年7月中旬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迄今为止,铜价上涨6%,是表现最好的工业金属,而锌和镍等其他金属则因金融市场整体疲软而下跌。尽管如此,多名策略师和交易员表示,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未能充分反映市场对供应不足的预期。托克金属和矿产业务联席主管Kostas Bintas表示,铜价可能会超过去年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甚至达到每吨1.2万美元。Bintas称:“我认为,未来12个月,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价格创新高。全世界都需要但紧缺的东西,价格是多少?”铜是实现脱碳的关键金属,被广泛用于电缆、电动汽车和建筑等各种领域。高盛预计,如果亚洲需求继续像2月份那样强劲增长,全球铜库存将在今年三季度耗尽。该公司预计,短期内铜价可能达到每吨1.05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每吨1.5万美元。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Jeffrey Currie表示:“未来前景异常乐观,就像21世纪头十年的石油一样,你必须热爱第二个十年里的铜。”他指的是在21世纪头十年里,5%的供需缺口导致布伦特原油从每桶20美元上涨至近150美元,第二个十年里铜的供需缺口预计将达到15%。金属分析师表示,美国和欧洲相继推出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已加速推动铜需求走高。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估计,到2030年,铜的年消费量将从2021年的2500万吨增加至4000万吨。(来源:财联社)韩国银行(央行)近日发布的一份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韩国知识产权贸易收支出现13.3亿美元逆差,时隔1年重返逆差。得益于防弹少年团(BTS)和《鱿鱼游戏》走红,韩国知识产权贸易收支2021年首次实现顺差,但未能连续两年保持顺差。而由于韩剧、网漫风靡全球,文艺知识产权收支顺差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具体来看,因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出现18.7亿美元逆差,工业知识产权逆差达到26.2亿美元。韩国银行解释称,去年工业知识产权逆差扩大,主要归因于对韩企驻外分支机构的专利出口减少。著作权使用费顺差为15.2亿美元,较前年减少10.8亿美元。著作权顺差中,包括音像的文艺著作权顺差为6亿美元,创历年新高。研发与软件著作权顺差也达到9.2亿美元,但其中含游戏的电脑程序领域出现18.4亿美元的逆差,创下历年新高。央行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对华游戏出口低迷。按行业分类,制造业知识产权收支出现1.2亿美元顺差,服务业出现15.5亿美元逆差。按贸易伙伴分类,与美国、英国、日本的知识产权贸易分别出现19亿美元、17亿美元、3.7亿美元的逆差,其中对美逆差创历史新高。韩国对越南的知识产权贸易顺差规模最大,达到17.1亿美元。对华顺差则由2020年的25.8亿美元减至2022年的10.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低。(来源:韩联社)受近期美国银行接连关闭影响,欧洲股市持续动荡,银行业不断承压。近期,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股价暴跌更是令市场神经紧绷。因德意志银行的重要地位,市场普遍担心它是否会成为本轮银行业危机中倒下的下一家银行。成立于1870年的德意志银行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这意味着德意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规模且难以替代,是一家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程度高的重要银行。截至2022年底,德意志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欧元,它不仅对德国经济举足轻重,也在国际债券、衍生品和外汇交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旦其发生危机,可能波及全球金融体系,被视为是“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专家称,德意志银行不会成为下一个瑞士信贷银行。尽管如此,在目前西方金融市场对美欧银行业前景普遍极度缺乏信心的形势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储户的挤兑和投资者的恐慌出逃,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任何银行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