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逆差国
中国从韩国的第一大贸易顺差国逐渐成为第一大贸易逆差国。今年全年韩国对华贸易收支恐将时隔31年出现逆差。据韩国贸易协会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韩国对华贸易收支出现39.33亿美元逆差,中国成为1月韩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今年前2月对华贸易逆差累计50.74亿美元,逆差规模同样排在第一。这是中国首次成为韩国单月、全年最大的贸易逆差国。3月对华贸易状况也未好转,前20天对华出口同比减少36.2%,自华进口增9.1%。按年度看,2018年韩国对华贸易556.36亿美元,顺差规模占各国之首,2019年顺差规模(289.74亿美元)排在第2,2020年(236.8亿美元)和2021年(242.85亿美元)排在第3,2022年(12.13亿美元)大跌至第22位。除1992年外,对华贸易收支顺差首次被挤出前20。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中国“动态清零”政策和封城措施拖累经济增长,导致韩国对华出口减少,锂等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则导致自华进口剧增。今年以来,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逆差国,对华贸易收支逆差呈现常态化趋势。对华贸易逆差最大的品目是精密化工原料(-18.49亿美元),其后依次是干电池·蓄电池(-13.78亿美元)、电脑(-11.24亿美元)、工业电子设备(-7.32亿美元)等。贸易协会方面表示,中国贸易结构逐渐转变为内需驱动。尤其是,中国主导出口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与韩国的出口结构相似。也就是说,随着中国高科技中间产品和高端消费品出口增加,韩中贸易呈现产业内贸易趋势。贸易协会建议,为了扩大对华出口并在全球市场占据竞争优势,有必要将出口品目转为中国进口需求大的品目,争取将双边经贸互补关系发展成平等的双赢关系。(来源:韩联社)2、美国阻挠中国华海通信技术公司竞标海底电缆工程等项目,中方回应在3月2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据报道,美众议院全会将审议此前委员会通过的《海底电缆管制法案》,旨在限制外国竞争对手获得海底电缆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从而能够巩固和增强美国在关键基础设施上的控制权和竞争优势。有西方媒体报道称,美国因为担心中国从事所谓“间谍活动”,近来阻挠中国华海通信技术公司竞标海底电缆工程等多个项目。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我也注意到了相关的报道,中国政府始终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基础上开展各领域的对外投资合作。发言人表示,我们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理打压别国企业,滥用国家力量,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和秩序。为了保持所谓的“竞争优势”不能不择手段,不能破坏规则,更不能无中生有炒作所谓“间谍活动”,为自己的无理行径找借口。毛宁说,美方应当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诬蔑抹黑和无理打压。(来源:环球网)3、欧盟就《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达成临时政治协议当地时间3月28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AFIR)达成临时政治协议,未来几年将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安装充电基础设施和加氢站等替代燃料相关的公共设施,尤其是在欧盟的主要交通走廊和枢纽上。该举措将有效减少运输行业碳足迹,从而实现向零排放运输的过渡,并有助于欧盟到2030年实现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至少减少55%的目标。(来源:央视新闻)3月27日,2015年由松下控股和索尼集团的OLED业务合并后成立的JOLED公司宣布,已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启动“民事再生”的破产重整程序。当日收到了保护处理和监督命令。负债总额为337亿日元。部分业务将由日本显示器公司(JDI)继承。日本曾在OLED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和韩国企业,但未能作为一项产业而大规模拓展。日本显示器公司评论称,“JOLED的人才和技术经验将为本公司的增长战略做出贡献”,将继续生产使用OLED的小型面板。JOLED成立时日本显示器出资了15%,但2020年3月将全部股份转让给INCJ(原日本产业革新机构)。出资57%的最大股东INCJ包括投资和贷款在内,总计投入1390亿日元。这是该机构的第二大投资项目。INCJ社长胜又干英就JOLED的申请破产重整评论称,“真是断肠之痛”。据悉,由于“在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的背景下,无法期待相关方面的追加出资”,因此放弃了继续支持。JOLED从索尼和松下继承了OLED技术。获得两家公司和INCJ等的出资,力争生产采用自主生产技术的OLED。在应对面板大型化和低成本量产方面具有优势。OLED与液晶显示屏不同,不需要背光,更容易实现轻量化等。日本曾在技术研发方面领先,但在商业化方面落后于韩国企业。在日本电子产业的投资停滞不前之际,三星电子等相继展开大型投资,抢占了市场份额。JOLED为了确保建设量产线所需的资金,2018年接受了电装、丰田通商和住友化学等日本国内实业公司的出资。2020年与中国的TCL科技集团展开资本业务合作。不过,原计划2020年实现的量产受到新冠疫情等影响,推迟到2021年春季。由于芯片短缺导致的供应困难、以及宅家需求减少导致的市场状况恶化等原因,盈利改善迟缓,持续出现最终亏损。截至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末,该公司已陷入资不抵债。围绕OLED面板,三星和韩国的LG显示公司(LG Display)在规模巨大的智能手机和电视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而JOLED只拥有用于个人电脑显示器等中型面板的生产技术,未能抢占不断发展的OLED市场。日本企业涉足的领域仅限于日本显示器公司的小型面板等。(来源:日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