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额同比上升
图 1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
据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总额为65.48亿美元,同比增长86.76%。其中,浙江省出口总额达13.03亿美元,占比19.91%;江苏省出口总额2.23亿美元,上海出口48.77亿美元,分别在长三角地区中占比为3.4%和74.49%;安徽省出口总额1.44亿美元,在长三角中仅占2.20%。在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上海出口总额远超其他地区出口额总额。
图 2 长三角各省市新能源汽车出口趋势
在长三角范围内,各省市新能源汽车出口趋势除浙江连续三季度保持上升以外,其他省市新能源汽车出口均受多重因素影响,2023第一季度出口情况有所回落, 各省市的波动情况程度不同。其中,浙江的出口增长率略有下降,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130.14%下降到71.46%。安徽的出口增长率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517.93%下降到341.11%,但是增长率仍连续两季度保持第一名。江苏的出口增长率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203.14%上升到291.30%,上海的出口增长率明显下滑,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139.23%下降到83.63%。
二、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规模位居长三角第一
图 3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进口情况
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进口贸易统计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总额为3.97亿美元,同比上升112.02%。在进口总额方面,详细来看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额以3.95亿美元、99.50%的占比位居长三角地区首位。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进口额远远超过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新能源汽车进口额。
图 4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各省市新能源汽车进口趋势
从进口趋势角度看,2023年第一季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进口额程度涨跌不一。其中江苏省、上海市的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安徽呈下降趋势。2023年第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出现波动最大的是江苏省,下降比例近乎为100%。
三、电动轿车出口额占比最大且显著增长
表 1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各类产品出口情况
就产品类别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长三角出口主要新能源汽车类产品中,电动轿车的数量和金额占比都远超电动客车,其出口数量占总出口数量的比例为99.75%,同比增长69.43%。电动轿车的出口单价同比增长10.49%。电动轿车的产量和单价齐升共同促进出口总金额的增长,同比增长率为87.21%,占出口总金额的比例为98.98%。相较于电动轿车,电动客车的情况不为乐观。电动客车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2.04%,但是出口单价却下降14.14%。
四、电动轿车产品进口相关统计数值均上升
表 2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各类产品进口情况
从2023年第一季度产品进口情况统计来看,长三角产生电动轿车进口贸易,尚未产生电动客车进口贸易。2023年第一季度电动轿车的进口单价同比上升6%。进口数量同比上升99.79%,这些共同对进口总金额造成了影响,进口总金额同比上升112.02%。
五、比利时是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
图 5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口前十大市场
从出口市场来看,比利时是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出口国,2023年第一季度出口比利时的新能源汽车类产品总额达16.13亿美元,在同类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近24.65%。其次为英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总额为13.0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9.89%。其中,比利时和英国的数额已经超过出口总额的44%。出口总额前十的国家或地区除比利时和英国两国外,还有西班牙、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泰国、荷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中国香港。其中,泰国出口额虽仅有2.7亿美元,但同比增长率高达1357.56%。
六、欧洲国家是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图 6 2023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进口前十大市场
从进口来源地看,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进口主要来自于欧洲国家,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总额约为3.97亿美元。其中来自德国和斯洛伐克两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总额位居前列,进口金额分别为2.35亿美元和0.94亿美元,两国进口总和占比高达进口额总额的82%。除德和斯洛伐克两国外,其余排名前十的进口市场依次为意大利、瑞典、英国、韩国、美国、日本、越南和墨西哥。相较于上一年度,来自前十大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口额有一定的波动,进口额合计超过半数的德国和斯洛伐克的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比上升数额分别为141.19%和82.59%。进口数额同比下降的国家有瑞典和日本,同比下降数额分别为50.76%和0.86%。
七、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与主导权较强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为上游的原材料加工,中游新能源汽车生产及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流通与应用。长三角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初步形成各地特色优势,例如上海是长三角区域乃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中心。同时,作为港口城市,上海开放程度较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强,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咨询等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先进制造业密集,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制造环节国内领先;安徽作为资源丰富型城市,劳动力资源充沛,在生产环节具有优势。浙江省的海上贸易发展良好,交通便利。同时,浙江省每年设立3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等。由此,各方资源形成的差异化和可协同性,正在加速推进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
表 3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监测指标(2023年第一季度)
数据来源:全球贸易跟踪系统(Global Trade Tracker,GTT)
从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看,上游关键设备及原材料主要涉及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电池配件和正极材料。2023年第一季度该产业链上游出口规模为67.13亿美元,进口规模为21.80亿美元,贸易竞争力较强;中游新能源汽车整车主要涉及新能源轿车和新能源客车。2023年第一季度该产业链中游出口规模为65.48亿美元,进口规模为3.97亿美元,贸易竞争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