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第40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际跨境电商发展论坛上,海关总署介绍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情况时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1%,跨境电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持续释放,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到跨境电商带来的更多选择和便利。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9%,占比与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口1.53万亿元,增长10.1%,占全国出口总值的6.4%;进口5278亿元,下降0.8%,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9%。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目的地中,美国市场占34.3%,英国占6.5%;进口来源地中,日本占中国跨境电商进口总额的21.7%,美国占17.9%。出口商品中,消费品占92.8%,其中服饰鞋包占33.1%、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7.1%;进口商品中,消费品占98.3%,其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4%、食品生鲜占14.7%。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今年以来,跨境电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海关对企业调查显示,超七成企业对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预期平稳或增长。(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日本经济产业省16日发布了《2023年版不公平贸易报告》及应对方针。围绕政府采购,指出中国等加强了对本国产品的优待措施,提出为使其不会过度持续将予以关注。报告表现出警惕称,除了会妨碍外国企业的贸易及投资活动之外,还“有可能导致强迫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该报告作为有问题的措施举出了20个国家和地区总计约150个案例,包括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等国际规则等情况。报告新提及有报道称中国拟出台管制措施,要求复合机及打印机的外国厂商在中国进行设计和开发等,以及把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国有企业的调整方案。报告还写进欧盟(EU)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碳关税),根据从环保监管宽松国家进口的产品中碳含量征收实际上的关税。经产省作为应对方针,提出就是否符合WTO规则以及碳素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报告还指出,为抗衡利用贸易关系对贸易对象国上调关税或拒绝通关等的“经济胁迫”,有必要在友好国家间深化合作。5月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广岛峰会)上,就创设抗衡经济胁迫的新机制、共同进行评估和遏制达成了一致。(来源:共同社)3、中国申请加入CPTPP最新进展:已对2300多项条款进行深入全面研究和评估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17日称,中国政府已向《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递交了中国加入CPTPP的交流文件,有意愿、有能力加入CPTPP。王受文当天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透露,目前中国正在推进加入CPTPP进程,对CPTPP2300多个条款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和评估,梳理中国加入CPTPP需要进行的改革措施和需要修改的法律法规。他表示,中国在国内主动对接CPTPP的高标准,实施了相关领域内的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加入CPTPP,达到CPTPP的高标准,中国的加入将会给所有CPTPP的成员带来利益,也将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增加新动力。王受文并称,中国将继续敞开大门谋发展,积极推动高水平开放。目前中国已基本放开了制造业外资准入,正在全面有序放开服务业,未来还将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出自贸试验区和全国范围内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他表示,中方将大力吸引外资,欢迎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投资中国意味着将获得14亿人的巨大市场,可以获得安全、稳定、高效的全产业供应链的保障,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加优质便利的投资服务和更加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市场,有助于跨国企业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自己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来源:中国新闻网)4、欧盟高级官员敦促更多成员国限制“高风险供应商”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敦促更多欧盟国家限制或禁止“高风险供应商”使用其5G电信网络,目前已有10个欧盟国家采取相应做法。布雷顿称,5G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建议限制或禁止被认为是“高风险供应商”的实体使用网络的核心和接入RAN(无线电接入网)部分设备,特别是由于它们受到第三国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约束。据相关进展报告显示,24个成员国已经或正在准备立法措施,赋予国家当局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发布限制的权力,其中10个成员国已实施该限制,3个成员国目前正努力实施相关国家立法。(来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