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装箱船运费下跌,上海发往美国降2成
上海发往欧洲的集装箱船运费暴跌4成,跌至约4年来的最低点。此前在疫情带来的宅家特需下,集装箱船运企业增加了新造船只的订单。今年以来,这些船只接连完工,运输能力急剧增加……集装箱船主要航线的现货(即时合约)运费下降。上海出发驶往欧洲的集装箱船运费暴跌4成,跌至约4年来的最低点。驶往美国也下跌2成。在新造船只相继完工的情况下,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宅家”特需减少后,需求恢复缓慢。运输能力被认为今后也将扩大,集装箱船的运费行情今后或将持续疲软。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29日的1周内,上海到欧洲的现货运费为每个20英尺集装箱599美元。与因各集装箱船运企业宣布涨价的效果而反弹的两个月前相比下跌了39%。发往美国的运费也出现下降,发往西海岸为每个40英尺集装箱1729美元,下降了11%,驶往东海岸降至2249美元,下降了21%。下跌的最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在始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导致集装箱船供应因家具和IT相关商品等宅家特需而紧张之际,集装箱船运企业增加了新造船只的订单。今年以来,当时订购的船舶接连完工,运输能力急剧增加。调查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显示,集装箱船的新造船只竣工减去报废等的集装箱船供应量自4月以后平均每个月净增加19万个(换算成20英尺集装箱)。这比供应充足的2006~2008年和2014~2015年还要高出60%,正在以历史最快速度增长。尤其是近年来订购的新造船只 ,多为载重量超过2万个的大型船舶。由于距离长、港口承载能力等条件,这些船只通常投入亚欧航线,结果欧洲航线的运费下行压力加强。新造船只的完工日趋增加,与此同时旧船的报废越来越少。一家集装箱船运企业表示,“很多船东在等待钢材需求增加,废钢价格上涨”。金融信息公司Refinitiv的数据显示,预计集装箱船的全球运输能力2023年同比增长8%,2024年同比增长7%。另一方面,需求则不像膨胀的运输能力那么强劲。日本海事中心表示,最新数据显示,7月从亚洲发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为149万7840个(按20英尺集装箱计算),同比增长6%。尽管连续5个月超过上年,但目前的运费却在下降。从发往美国的船只来看,始于2022年夏季的零售过剩库存仍未消除,运输需求疲软。一家大型集装箱船运企业表示,“呈现船企之间通过降价来争抢货物的局面”。行业内的警惕感加强,认为“运费正在接近2016年的水平”。当时,集装箱船陷入供过于求,运费低迷。这种情况引发了世界性的重组,韩国的大型集装箱船运企业破产,日本三家大型海运企业也决定整合集装箱业务等。有观点指出,在燃料费和人工费等航运相关费用大幅上升的情况下,运费却出现下降,已低于盈亏平衡点。集装箱船运企业方面表示,“要想提高运费,只能通过大幅减少运力来缩小供应”。(来源:日经中文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10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2024年将增长2.9%,2024年增速较今年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从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中复苏,但复苏进程仍然缓慢且不均衡。尽管全球经济在今年早些时候展现出了韧性,但经济活动仍不及疫情前水平,各国分化趋势日益扩大。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增速均低于3.8%的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1.5%,明年预计将增长1.4%,与今年7月预测值持平。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今年将分别增长2.1%和0.7%,明年将分别增长1.5%和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4.0%,明年将增长4.0%,明年增速较7月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将增长5.0%,明年预计增长4.2%。IMF预计,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计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7%稳步降至2023年的6.9%和2024年的5.8%。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的通胀形势预计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标水平。IMF建议,多国已接近其紧缩周期的峰值,不需要进一步收紧;要提高长期经济增速,需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特别是侧重于治理、企业监管和对外部门的改革;多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所有国家取得更好的增长成果;各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帮助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来源:中国新闻网)3、韩系动力电池今年前8个月全球市占率略降至23.4%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于11日发布的一组数据,今年前8个月,韩系动力电池全球市场装车量占有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为23.4%。韩系动力电池三巨头的装车量均同比增加。LG新能源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58.5%,为60.9吉瓦时(GWh),排名第三。SK on同比增长16.5%,为21.7吉瓦时,位列第五。三星SDI增长32.4%,为17.6吉瓦时,名列第七。同期,全球市场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大增48.9%,为429吉瓦时。宁德时代猛增54.4%,为158.3吉瓦时,位居榜首,其全球市占率超过30%。比亚迪骤增87.1%,为68.1吉瓦时,排行第二。(来源:韩联社)4、TikTok电商负责人:印尼业务关停“事发突然,原因复杂”受印度尼西亚新出台电子商务法案影响,TikTok Shop已于10月4日关停了在该国市场的电商业务。近日,记者独家获悉,TikTok电商负责人康泽宇在内部沟通中表示,“这次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背后原因比较复杂”,“仍在与有关当局积极讨论,以找到持续为印度尼西亚企业和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最佳方式”。此外,康泽宇还在内部提到,TikTok Shop已经服务了8000万印尼用户,数百万卖家和创作者通过该平台获得收入。他认为,TikTok Shop不仅为印度尼西亚本地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服务,还给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带来了机会。9月27日,印尼贸易部宣布禁止TikTok等社交平台在平台内做商品交易。新规还规定,电商平台上的进口商品最低价格不低于150万印尼盾(约100美元)。新规自9月26日起生效,仅允许各社交平台用一周时间来调整。在此次封禁之前,印度尼西亚政府官员曾公开表示,TikTok的跨境电商业务威胁到印尼本地中小商家。但TikTok多次公开表态,并没有在印尼推出跨境电商业务的计划。印尼声称,新规主要是为了保护印尼中小企业。但这次封禁,让很多依靠TikTok电商的印尼本地中小商家措手不及。一位名叫Nilam的雅加达商户,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自己80%的收入来自TikTok电商,“我很困惑我将在哪里赚钱”。一位名叫Dennies Soesanto的印尼商家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政府关停TikTok Shop印尼业务,想要保护的根本不是本地中小商家,而是其他电商平台。Dennies此前通过TikTok Shop售卖皮包和手提箱等商品,营业额是其他电商平台的3倍。印尼新规出台后,Dennies随即失去了这部分收入。值得关注的是,TikTok电商提到“原因复杂”,很可能与印尼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有关。除TikTok Shop外,印尼市场电商平台主要有三家:Shopee、Tokopedia和Lazada。其中Tokopedia是2009年在印尼创立的一家本土电商公司。Tokopedia对外一直主打“本土化”概念,号称要让印尼本地中小型企业通过技术来建立在线业务。Tokopedia也是此次禁令之下受影响最小的电商平台之一。而此前,Shopee和Tokopedia都面临着TikTok Shop的快速追赶。有业内人士分析称,TikTok shop在东南亚市场GMV有望在2023年达到150亿美元,远超2022年的44亿美元,印尼市场是主要来源。如今,随着TikTokshop在印尼市场的关停,Shopee和Tokopedia的竞争压力将得到很大缓解。(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