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1-08    
1、OPEC+减产谁得利?美国原油出口迎来空前盛况

尽管OPEC+减产以提振油价的举措令希望遏制通胀的美国总统拜登感到不悦,但美国原油出口却迎来空前盛况:随着市场上来自OPEC+成员国的原油供应减少,驶往墨西哥湾沿岸的超级油轮正创下记录高位。
根据媒体上周五汇编的数据,未来3个月将有48艘油轮驶往美国。这些油轮在墨西哥湾沿岸装载原油,然后运往世界各地的市场。
在美国原油出口增加之际,OPEC+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一直在削减产量以推高油价。刚刚过去的周日,沙特和俄罗斯双双宣布,它们将继续自愿额外削减石油产量,直到今年年底。
与此同时,上个月爆发的巴以冲突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让交易商们对石油生产紧张加剧的风险感到不安。
随着OPEC+仍在进行减产,而美国石油产量继续增长,美国原油在全球石油市场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分析称,OPEC的石油软实力,尤其是对于石油的定价能力正在减弱。
美国一直在向海外出口更多的“轻质低硫”原油,而将较重品级的原油留在国内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原油出口在增加,但根据EIA报告,该国进口的石油仍多于出口。(来源:财联社)
2、美国农业部官员: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
“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当今世界必须对贸易有进一步开放态度。”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贾森·哈夫梅斯特(Jason Hafemeister)6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
贾森·哈夫梅斯特表示,当今世界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确保全球粮食安全需要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在这一过程中,可持续的、高效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解决思路。
“我们应进一步促进贸易,促进粮食安全领域贸易的更好发展,我们必须对贸易和创新有进一步开放的态度,认识到创新是绝对的驱动力,以便获得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
今年美国政府首次在进博会设立官方展馆——美国食品和农业馆,美国代表团派出美国农业部主要官员参加,也是美方首次派出此类高级别官员参会。
“美国此次带来了庞大的代表团参与进博会,包括很多企业和协会,希望借此机会加强美中两国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合作,促进美中两国经贸合作。”贾森·哈夫梅斯特说。(来源:中新社)
3、美元短缺到什么程度?肯尼亚称埃及提出展开“以物易物”贸易
临近年底,北非国家埃及的美元荒依然没有好转,最新消息显示该国已经开始提出“以物易物”的贸易形式,以规避美元短缺的影响。
这一进展,是肯尼亚财政部长恩朱古纳·尼敦古(Njuguna Ndung'u)周一在首都内罗毕出席公开活动时提到的。尼敦古透露,埃及驻肯尼亚大使在上周告知他们,现在埃及没有办法获得肯尼亚的茶叶,原因是该国手里没有美元,所以现在这些茶叶只能停在(肯尼亚)蒙巴萨的港口里。埃及方面提出,希望肯尼亚来看看需要哪些埃及能够生产的东西,以此来交换茶叶。
得益于当地的气候条件,肯尼亚不仅是全球主要的茶叶产区,也是全球最大的红茶出口国。近些年因为经济问题常常登上财经头条的巴基斯坦和埃及,正是肯尼亚茶叶的前两大买家。
根据肯尼亚茶叶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这两个国家购买茶叶的金额同比下降了23%和13%。国际宏观经济的状况,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都或多或少加剧了这种情况。
尼敦古介绍称,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已经指派农业部长与巴基斯坦协商“以物易物”的贸易协议。尼敦古总结称:“我们仍然处于全球美元短缺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像埃及和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想要进行换货贸易。”
埃及央行表示,外汇储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近期发行了价值10亿美元的武士债券,以及价值接近5亿美元的熊猫债券,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发行武士债券。另外埃及央行也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一笔价值7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
即便如此,埃及央行也表示仍在积极寻求额外资金,来弥补预计到2026年的170亿美元资金缺口,其中2023/2024财年可能需要填上6-8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该国总共有1653亿美元的外债,未来三年需要还本付息的金额为716亿美元。
4、欧洲电动汽车供应链继续依赖中国产动力电池
惠誉评级认为,欧洲电动汽车车企的供应链将继续依赖主要从中国(及韩国)采购的动力电池,直至这些车企成功将其动力电池采购迁移至其他地区——这或有望于2030年前后实现。
惠誉评级指出,过去一年间,欧洲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一直快速增长——尽管中国产电动汽车占欧洲电动汽车新车销量的比重甚微。中国产的特斯拉(219.27, -0.69, -0.31%)电动汽车在整个欧洲市场的销量占比最高。相比之下,单个中资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均不足1%。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在生产端获取的补贴展开公平性调查,或会引发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来自中方的报复性措施。此外,调查不仅限于中资品牌,中国产欧洲电动汽车品牌亦或受到牵累。
惠誉认为,欧洲车企在已宣布、在建或已为规划电动车型锁定的动力电池产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多数动力电池供应来自中国(和韩国),欧洲车企要到2030年前后动力电池新产能落地和爬坡之时才能实现动力电池的自给自足。(来源:新浪新闻)


信息来源: 上海公平贸易

维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所有,国内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摘编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信息来源: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侵犯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3. 视、音频资料仅用于经贸法律知识科普,不作为具体指导意见。视、音频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需转载使用,须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