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1-24    

1、目标2纳米尖端芯片,韩国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产业集群前景如何?

韩国计划在京畿道和忠清道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公开信息显示,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Sam Altman)本周将访问韩国首尔,期间可能同SK集团会长崔泰源会面,或讨论人工智能芯片合作事宜。甚至还有韩媒猜测,奥尔特曼可能会与三星电子讨论代工等事宜。
上周韩国总统尹锡悦公布了韩国正在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超级集群的计划,预计总投资规模达622万亿韩元。奥尔特曼由此成为该计划公布后首位到访韩国进行实地考察的业界大佬。
该计划的重点是在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私营企业的主导下,以2纳米制程芯片和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尖端产品为中心,到2047年建造总计16个半导体生产设施基地。
勾勒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生产基地计划
根据公开信息,在政府层面,韩国计划在京畿道和忠清道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北部的板桥、器兴、华城、平泽、温阳等城市纵向相连,东部覆盖利川、龙仁、清州,呈“K”字形,由此被称为“K—半导体产业带”。同时,还辅之以一系列为相关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扩大贷款计划和改善基础设施的政策。该地区目前拥有21家制造工厂,根据该计划,到2047年将新增16家工厂,其中包括3家研究工厂。
在企业层面,三星和SK海力士将扮演当仁不让的角色。其中,三星电子计划投资500万亿韩元,包括在首尔南部的龙仁新建6个晶圆厂,预算为360万亿韩元;投资120万亿韩元在首尔南部的平泽新建3个晶圆厂;并投资20万亿韩元在器兴新建3个研究晶圆厂。SK海力士将投入122万亿韩元,在龙仁新建4座晶圆厂。
尹锡悦还称,该计划将在未来5年直接或间接产生95万个就业岗位,未来20年至少可产生300万个优质工作岗位。到2030年,该地区预计将达到每月770万片晶圆的生产能力,基于此,韩国在全球非存储芯片市场的占有率也将从目前的3%大幅上升到10%。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将供应链自给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2030年的50%。
至于为何要打造“半导体产业集群”,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对标日本、美国和德国,“半导体产业战争”正在以国家之间的产业集群的形式展开,因此韩国也必须采取集群形式发展。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表示,“早日完成半导体超级集群的建设,将在芯片领域获得世界领先的竞争力,并为年轻一代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
这些因素不能忽略
对于尹锡悦政府的这一雄心,韩国学者金允俊告诉第一财经,其实韩国要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生产基地的计划并不是什么新鲜事,“622万亿韩元这个数字其实只是相关企业在未来30年的投资总额,早在文在寅总统时期就有公开信息。尹锡悦只是重复了这一计划。”
而要实现这一计划,还有诸多因素不能忽略。金允俊认为,比如,当前企业在布局芯片行业时往往都在全球范围内多点布局,“韩国政府呼吁本国半导体行业巨头集中在首都圈布局,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产业链的说法虽然很好听,但也需考虑风险防范,比如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否则会对产业链造成冲击。”
此外,有韩媒也强调,这一计划能否落地还与韩国国内半导体领域的人才供给能否跟上密切相关。此前在半导体产业遭遇“寒冬”时,韩国国内半导体企业人才短缺问题严峻。金允俊也没有否认这一现象,“去年一些大学在招录时,学生对半导体行业所在的工科热情并不高,专业注册时往往更热衷医科。”
他还强调,结合当前的大环境,未来更需要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波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12月及年度进出口动向》显示,韩国2023年出口额为6326.9亿美元,同比降幅7.4%,这是2020年以来韩国出口首次出现下滑。根据细分产业来看,占据最主要份额的半导体受全球需求减少和价格下降等影响,出口额比2022年减少了23.7%,仅为986.3亿美元。2023年12月单月数据显示,当月韩国半导体出口的复苏呈现不均衡态势。其中,内存出货量比去年同期激增58%,创2018年5月以来最大涨幅,但包括逻辑和模拟半导体在内的系统芯片销量则减少了14%。
金允俊表示,韩国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半导体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出口国,中国占全球半导体进口总量的54%。(来源:第一财经)
2、中石化炼化工程与西班牙企业合资 获沙特超大气田33亿美元合同
沙特阿美已与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和西班牙石油工程公司Técnicas Reunidas(简称TR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签订了一份价值超过33亿美元的合同,旨在于为沙特的Jafurah非常规气田建设新的天然气凝液(NGL)分馏设施。
该项目被称作“Riyas NGL”,将在两份EPC(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合同内容包括建设分馏列车和通用设施——其中包括公用设施、储存和出口设施。
根据TR公司新闻稿,中石化将拥有该合资企业35%的股份,而TR公司将拥有65%的股份。
据沙特阿美官网介绍,Jafurah非常规气田拥有大约200 万亿标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是中东最大的富含液体的页岩气区块。天然气产量预计在2025年达到每天2亿标准立方英尺 (scfd) ,在2030 年达到20亿标准立方英尺/日的可持续天然气产量,同时还将日产4.18 亿标准立方英尺的乙烷和大约63万桶的液化气和凝析油。
2021年11月,沙特阿美宣布将正式开发Jafurah非常规气田,并已为该气田签订了一份价值100亿美元的合同。根据公司规划,Jafurah气田的全生命周期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美元,有望令沙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
中方对Jafurah气田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早在去年8月,中石化就已经表示有兴趣参与沙特的Al-Jafurah页岩气项目。
此前还有外媒报道称,沙特阿美正计划为该项目筹集总计约100亿美元资金,而中石化和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公司正分别与沙特阿美商讨投资Jafurah项目。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控股的、面向境内外炼油化工工程市场的大型综合一体化工程服务商和技术专利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能化工程建设企业之一。
TR公司成立于1960年,是欧洲第一大石油炼化工程公司,业务一直聚焦于石油化工、能源、水处理等领域。(来源:财联社)

3、生成性AI热潮下,“七巨头”的大涨是泡沫还是会可持续发展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热潮的推动下,英伟达、Meta、特斯拉、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和苹果的股价2023年分别上涨239%、194%、102%、81%、59%、57%和48%,并因此在市场上得名“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
相比之下,根据投资研究公司Horizon Investments公司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初,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其他493只股票总涨幅仅为7.5%。
然而,过去一年中很少有科技巨头的业务真正受到了AI带来的重大影响。进入2024年后,推高“七巨头”股价的AI热潮是一场“泡沫”吗?
英国新宏睿投资管理(New Horizon Global Advisory)创办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宇宸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2023年年初开始,由OpenAI及其产品ChatGPT在AI领域引领的技术突破,以及迅速增长的市场和产品认知度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主要是基于市场对AI技术潜力具有极大的兴奋预期。
“特别是对于像ChatGPT这样的先进AI模型,它们在用户体验、商业应用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可能已经激发了投资者对整个AI产业链的兴趣。”夏宇宸称,然而,除了直接参与AI技术和算力开发的公司(如英伟达)之外,其他公司可能更多受到市场情绪和对其未来潜力的预期影响。
根据金融数据公司FactSet编制的数据,截至今年年初,“七巨头”的远期市盈率(P/E)约为35倍,而不包含“七巨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这一数字则为约15.5倍。
投资咨询公司BCA研究美国资产部首席分析师唐克尔(Irene Tunkel)评论称,除英伟达外,2023年“七巨头”股价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市盈率倍数扩张(Multiple expansion)。这表明,投资者对这些公司未来盈利增长具有高期望。
据彭博社编制的“七巨头”总收益率指数,该指数在2023年上涨了107%,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则只整体上涨了24%。此外,FactSet数据显示,2024年,“七巨头”的盈利增长预期为20.8%,标准普尔500指数为11.5%,不含“七巨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为6.7%。2025年,上述三者的盈利增长率预计分别约为17%、12%和6.7%。
唐克尔补充说,“七巨头”股价的一路飙升,一方面是因为生成性AI出现后,人们认为这些公司最能很好地利用新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公司的规模、稳定性和盈利的可见性很有吸引力。不过,由于市盈率普遍过高,“七巨头”很容易受到外来冲击和潜在一些不符合预期的消息的影响。
谁会是AI热潮下真正的赢家
夏宇宸说,2023年,AI对某些股票尤其是所谓的“七巨头”产生了显著影响。对英伟达等直接参与AI硬件或软件开发的公司而言,AI的直接影响可能更加明显。而对于其他公司,市场可能更多地是基于对AI潜力的预期来推动股价。
夏宇宸称:“随着像ChatGPT这样的模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应用价值,2024年AI对股市的影响可能持续存在。OpenAI和其他AI领域的领导者可能会继续推动技术发展,吸引更多投资。但市场对AI的看法可能会更加成熟和审慎,投资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具体应用案例和收益潜力,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激动人心的前景。”AI变革中真正的早期赢家很可能是那些能够提供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公司,如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此外,拥有大量数据和强大计算能力的科技巨头也可能从AI的发展中获益,因为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AI来提升服务、优化运营和开拓新市场。同时,还有可能是某些创新型初创公司或在特定垂直行业中的领导者,如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自动驾驶车辆,其能快速适应和应用AI技术获得竞争优势。(来源:第一财经)

4、日本央行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1月23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其中短期利率仍维持在负0.1%的水平。
此外,日本央行将2023财年核心CPI预期涨幅继续维持在2.8%,将2024财年核心CPI预期涨幅从2.8%下调到2.4%,将2025财年核心CPI预期涨幅从1.7%上调到1.8%。(来源:央视新闻)


信息来源: 上海公平贸易

维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所有,国内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摘编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信息来源: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侵犯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3. 视、音频资料仅用于经贸法律知识科普,不作为具体指导意见。视、音频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需转载使用,须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