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宣布援助台积电建第二家工厂,再给台积电加50亿美元补贴
上周六,台积电在日本的熊本工厂正式开业,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现任董事长刘德音及首席执行官魏哲家都出席了这家海外工厂的开业典礼,日本各界也纷纷送上祝福。该工厂隶属于台积电控股子公司日本日月光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JASM),项目于2021年开始规划,并在隔年开始投建,预计将在今年底开始生产。少数投资者索尼、Denso和丰田将在未来采购该工厂生产的12英寸芯片。而在典礼上,日本政府还宣布了另一则好消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将为台积电在熊本的第二家工厂提供资金。日本经济大臣斋藤健进一步指出,政府将拨付额外的7320亿日元(约48.6亿美元)专项补贴,以扩大台积电在日本的产能规模。此前,日本已经为熊本的第一家台积电工厂拨款4760亿日元。新工厂将在现有工厂的旁边进行规划,并预计生产6纳米的芯片,于2027年实现量产。斋藤健表示,全球都在激烈竞争,投入大量资金以确保国内的芯片供应,而日本做出这一决定对保证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来说是必要的,日本目前的行动速度相信会让其他国家叹为观止。日本正在大力推动其半导体产业的复兴,其中一个关键策略就是提供慷慨的行业补贴。虽然日本的芯片补贴政策比美国等政府的框架更晚出台,但审批进展却遥遥领先,从而吸引了全球半导体公司的目光。对于台积电、美光和三星电子等对日计划的投资项目,日本政府迅速发放高达50%的建设成本补贴,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规模上都在全球范围内极有竞争力。相较之下,被美国大肆宣传的芯片法案上周才称将为格芯提供15亿美元的补贴,约占到该公司计划投资的12.5%。这还是美国发放的第一笔大型补贴,此前两笔补贴金额分别仅有3500万美元和1.62亿美元。台湾经济研究院资深芯片分析师兼研究员Arisa Liu表示,日本政府行动迅速,这使其成为亚洲芯片制造商扩大海外生产的首选目的地。且亚洲地区芯片产业在竞争最小的情况下享有强大的协同效应,这种互补性表明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合作。Counterpoint研究公司的分析师Brady Wang则指出,通过在日本建立业务,台积电不仅可以进入该国的先进材料和半导体设备行业,还可以加强与日本和全球主要科技公司的合作关系。但他补充道,尽管日本提供了相对较低风险的生产环境,但克服文化差异的挑战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来源:财联社)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26日发布的一份统计显示,2022年韩国技术贸易规模同比增加3.7%,为348.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期,韩国技术出口额增加2%,为152.2亿美元;技术进口额增加5%,为196.3亿美元。由此,逆差规模同比增加17.1%,为44.2亿美元。技术贸易收支比为0.78,同比减少0.02点。按贸易对象地看,对美技术贸易规模为11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自美技术进口同比减少2.4%,为68.2亿美元。得益于电气、电子和信息通信产业出口增加,对美技术出口同比增加40%,为44.8亿美元。据科技部介绍,韩国对美技术贸易收支出现23.5亿美元逆差,在所有主要贸易伙伴中最高,但逆差幅度逐步缩小。韩国对华技术贸易收支实现8.1亿美元顺差,但顺差规模同比减少64%,近5年持续减少。韩国对华技术出口为26亿美元,同比减少17.7%;自华技术进口为17.9亿美元,同比增加77.6%。(来源:韩联社)3、英媒:为什么欧洲汽车制造商价格上竞争不过中国?“面对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对手,欧洲汽车制造商在成本上压榨供应商。”2月25日,路透社发表文章讨论了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价格战”困境。在谈到传统欧洲汽车制造商及其中国竞争对手时,英媒援引专家直言“这就像粉笔和奶酪”——完全不一样,虽然可能表面相似。文章称,欧洲汽车制造商和他们本就窘迫的供应商面临着艰难的一年。为了对抗更精干的中国竞争对手,他们竞相削减电动车型的成本,而中国竞争对手正在推出更低价的汽车来挑战他们的欧洲本土市场。一个大问题是,欧洲汽车制造商还能从已经开始裁员的供应商那里挤出多少钱,许多小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供应链问题的严重打击。本周,日内瓦车展时隔四年再次回归,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更专注电动汽车的中国制造商之间的差异就将得到鲜明展示。而“唯三”举办媒体活动的大型参展公司是法国雷诺、中国的上汽集团和比亚迪。雷诺将推出其电动车型R5,上汽集团的名爵(MG)将推出M3混合动力车。与此同时,比亚迪的纯电车型Seal(海豹)入围了年度汽车奖,如果获奖,这将是首个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车型。“它们确实就像粉笔和奶酪。”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合伙人兼总经理尼克·帕克(Nick Parker)在谈到传统欧洲汽车制造商及其中国竞争对手时说。路透社紧接着补充道,欧洲汽车制造商依赖于外部供应商,油车和电车有各自的供应链。但他们的中国竞争对手不同,后者已经高度垂直整合,几乎所有东西都在内部生产,这样降低了成本,也有助于削弱欧洲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帕克还谈到,欧洲汽车制造商对这些竞争对手的追逐,意味着他们的利润率可能会在未来面临“严峻挑战”,因为他们能从外部供应商那里榨取的利润有限。不仅如此,由于向电动汽车的转型速度比预期慢,这一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导致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两条供应链都陷入困境。近期数据显示,1月份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较去年12月份下降了42.3%。(来源:观察者网)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19日报道,过去两年帮助抑制油价暴涨的美国页岩油繁荣正在消退。联邦记录保管机构称,美国2024年原油日产量预计将仅比去年增加17万桶,低于2023年每天100万桶的暴增。这是2016年以来幅度最小的年度增长(不计算新冠疫情时期)。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和全球局势动荡(包括中东最近的冲突),但美国新增原油的大量涌入帮助限制飙升的石油价格。石油产量的增加是私有生产企业推动的,它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油价在2022年初升至每桶120多美元后让钻井全速运转。现在,这种增长预计会大幅放缓。下跌的油价导致生产企业去年停下了钻塔。然后,许多放弃钻井的企业被寻求在美国扩张的大公司收购。这些大型上市公司更注重给股东现金回报而不是钻探新油井。渣打银行大宗商品研究负责人保罗·霍斯内尔说:“轻松增长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除非有人拿出非常激动人心的新技术创新。”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近日下调了对美国今年石油产量的预估,并把对布伦特原油价格的预测从每桶75至80美元的区间提高到80至85美元。响尾蛇能源公司日前宣称正在收购私有的奋进能源公司,并表示将优先注重控制成本。奋进能源等私有公司近年来一直在美国的石油生产中起调节作用,在价格较高时提高产量并在价格下跌时减少产量。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公司说,包括奋进能源在内的10家私有生产企业占美国二叠纪盆地自2019年12月到2023年3月产量增加的一半。自新冠疫情以来,美国几乎所有的石油产量增长都来自横跨得克萨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二叠纪盆地。据估计,美国去年日产石油1290万桶,这将是一个创纪录的新高,并且超过任何其他国家。但油田服务企业贝克休斯公司说,自2022年底以来,美国仍在运转的石油钻井数量已经减少近20%,降至约500座。霍斯内尔说,这种减少表明产量增长可能即将大幅放缓,因为这么多的油井最近已经被钻探,而且页岩油井的产量在其寿命早期下滑最快。分析企业恩韦鲁斯公司说,2023年还有39家私人勘探和生产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其中包括推动二叠纪盆地在疫情后恢复生产的10大企业中的四家。达成交易的狂热已经耗尽了美国未开发油井的供应。设法卖掉自己的企业经常对以前钻探过的油井使用液压破碎法以增加产量,并让自己对买家显得更有吸引力。例如,研究企业能源视线咨询公司说,赫斯公司在被雪佛龙公司于去年10月宣布收购前,大幅加强了其在北达科他州巴肯地区的液压破碎法生产。尽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仍然认为美国石油行业可能再度让市场感到意外。麦格理集团能源策略师沃尔特·钱瑟勒预计,由于钻探效率往往会随着钻井数量减少而提高,美国今年12月原油日产量将比2023年同期增长66万桶。他说,剩余的私有企业以及新公司也有可能提高产量。(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