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严峻,大国竞争冲突呈现新趋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他强调:“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作为上海市商务委公平贸易公共服务项目,上海产业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中心/商务部长三角产业安全监测工作站团队在近年产业安全工作基础上,深入研究编写了《大变局下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及提升》。本书重点分析了主要国家/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的举措,率先提出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框架,并对我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现状进行研判。
推送内容将分为十期: 第三期:美国有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认知及其提升举措 第四期:欧洲有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认知及其提升举措 第五期:日本有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认知及其提升举措 第六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框架 第七期: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 第八期: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 第九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 第十期:大变局下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其战略应对 01.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内涵
第一期:产业链供应链内涵及其韧性
图 1 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分析框架
02.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框架
表 1 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表
03.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案例实践
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中,生物医药研究和制药的关键仪器设备和耗材进口依赖严重。全球仪器制造商中,欧美日企业占据主导。从单项仪器来看,以质谱仪为例,由于发达国家投入较早,全球质谱仪市场主要被国际行业巨头占据,目前全球质谱仪主要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所占据,主要生产厂商为实验分析仪器的国际巨头赛默飞、丹纳赫、岛津、安捷伦、布鲁克等。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质谱仪的销售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其中北美地区占据了全球质谱仪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质谱仪销售市场,英国、法国、德国占据了欧洲地区质谱仪市场的主要份额。目前国内质谱仪市场对外依赖度高,主要进口国家为美国、德国、日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