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盟选举临近 冯德莱恩等候选人激辩对华路径
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将于2024年6月6日至9日举行。这将是英国“脱欧”后的首场欧洲议会选举,一直被视为欧洲政治的“风向标”,预计超过3.7亿选民将前往27个成员国的投票站。而本周,谋求连任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其他党团候选人同台辩论,还涉及涉华议题。各界高度关注欧盟大选候选人态度及相关舆论走向。在中欧经贸关系方面,身份与民主党的安德斯·维斯蒂森(Anders Vistisen)称,欧盟“受到中国威胁”,应将中国排除在与基础设施相关领域之外,并审查TikTok在儿童相关环节中的问题;冯德莱恩则强调需加强欧盟竞争力,突出欧盟在关键原材料、能源、市场和技术方面的话语权,建立稳定供应链,并防止产能过剩和强制技术转让;复兴欧洲的桑德罗·戈齐(Sandro Gozi)提倡加强工业保护,将公共采购投标保留给本地公司。关于欧盟是否应该在对华立场上与美国一致的问题,冯德莱恩建议采取各种调查、提高关税水平,并实施更具针对性和定制性的措施。欧洲社会党的尼古拉斯·施密特(Nicolas Schmit)指出,欧盟需要重建贸易秩序,并以中企退出罗马尼亚太阳能发电园区竞标为例,指出欧盟需要更快和更有效的措施。在是否与中国进行贸易战的问题上,桑德罗·戈齐认为欧盟受中国补贴和技术转让的“威胁”。尼古拉斯·施密特则警告,冲突升级的风险将损害全球经济。冯德莱恩则强认为,欧方并没有与中方展开贸易战,与中国关系是“去风险而非脱钩”(de-risk, but do not decouple);相反,维斯蒂森认为欧盟已经与中国处于贸易战中,并提出应该遏制中国在欧盟和全球的商业扩张。冯德莱恩回应称,欧盟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态度和贸易壁垒已经让中国感到担忧,并表示有可能与美国协商沟通。施密特则强调互惠的重要性。(来源:新华社)
2、马斯克表示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日前表示,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马斯克23日通过视频连线参加在巴黎举办的法国“科技万岁”科技创新展,与科技投资者对话。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问及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时,马斯克回答说:“特斯拉公司和我都没有要求征收这些关税,事实上,当(相关)措施宣布时,我感到惊讶。”法国“科技万岁”科技创新展创立于2016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初创企业的重要展示平台。今年展会于5月22日至25日在巴黎举行,参展商约有2800家。(来源:新华社)
3、中国EV在南美崛起,销量增至8倍
进入2024年以来,中国厂商在巴西的新车销量迅速增长。1~4月中国车的新车销量达到4.8万辆。“中南美正处于EV的黎明期。消费者对先进技术感到新奇,再加上价格实惠,中产阶层正在购买”…… 中国车企以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为武器,正在中南美市场上提高存在感。在2024年1~4巴西的新车销量中,中国汽车增至去年同期的8倍。在欧美对低价中国EV流入加强警惕的情况下,与中国加深经济联系的中南美成为最佳出口目的地。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车销量(乘用车和小型商用车)同比增长37%,达到20.8万辆。按品牌来看,欧洲斯特兰蒂斯旗下的菲亚特、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汽车等三强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在属于欧美企业势力范围的巴西,正在悄然增强势力的是中国制造商。从4月中国企业占新车销量的份额来看,比亚迪(BYD)、奇瑞汽车和长城汽车等3家车企达到7%。巴西电动汽车协会(ABV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电动汽车(EV、PHV、混合动力车(HV))的销量比2022年增加91%,达到9.4万辆,创出历史新高。在厂商电动汽车销量的前5位之中,中国汽车有比亚迪、奇瑞汽车和长城汽车等3家企业进入。中国正致力于扩大出口。中南美是一个巨大的承接市场。从1~3月中国车对各国的出口总额(以美元计)来看,巴西排名第4,墨西哥居第5位。巴西也瞄准了中长期内有望实现增长的EV和HV等电动汽车,开始致力于吸引汽车产业。 虽然此前免除了对EV的进口关税,但从1月份开始部分废除了该措施。计划到2026年分阶段提高关税。2023年底还出台了针对推动去碳化的技术的投资优惠政策。响应巴西的新政策,中国企业计划推进生产的本土化。比亚迪2024年3月表示,将把对巴西生产基地的投资额与原计划相比翻一番,增至55亿雷亚尔。巴西首家纯电动汽车工厂最早将于2024年末投产,最终年产量将达到30万辆。比亚迪还计划在2024年内将巴西国内的销售店翻一番,达到200家。随着中国在拉丁美洲市场提升影响力,美国提高了警惕。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称,继在巴西之后,比亚迪还考虑在墨西哥进行当地生产,但由于担心墨西哥生产的EV流入,美国政府向墨西哥政府施压,使之冻结了对中国企业的补贴。欧美和中国的汽车贸易摩擦也波及到了中南美。(来源:日经中文网)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22日至23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方在会上提出提案,呼吁成员反思并改进世贸组织发展议题工作方法,为长期未决问题赋予新内涵、新动力,为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数字鸿沟等当前挑战提供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中方在世贸组织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次具体实践,提案引发各方共鸣。中方倡议用新思路为发展议题注入新动力。提案鼓励成员采取“时代新视角”,从时代新挑战角度重新审视长期未决的谈判议题;提议各方“超越重申立场”,关注发展中成员面临的真正问题;鼓励采用“渐进式方法”,聚焦具体问题寻求务实解决方案并在短期内取得成果;发挥世贸组织的多边平台优势“加强能力建设”,通过与其他相关国际组织合作为发展中成员参与谈判赋能;坚持“特殊和差别待遇”基本原则,积极探索自主务实的处理方案。关于下一步工作,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表示,中方旨在通过提案推动各方开展反思,并改革工作方法,以期世贸组织发展议题讨论能够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提案引发各方共鸣,30余个成员现场发言表示支持。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非常赞赏中方提案的建设性观点,包括发展属于横向议题,应推动发展议题与时俱进;坚持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的同时,还可以探索灵活和务实的方法等。非洲集团协调员乍得、最不发达国家集团协调员吉布提等表示,中方提案强调解决发展问题是成员的共同责任,有利于帮助成员思考改革并创新发展议题工作方法,推动平衡、协调和包容性的全球发展,争取在世贸组织第14届部长级会议(MC14)或之前达成发展成果。欧盟、新加坡、瑞士等世贸组织成员发言对中方提案表示支持。世贸成员高度重视发展问题。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MC13)达成《阿布扎比部长宣言》,重申发展在世贸组织工作的中心地位。MC13还就90国集团“特殊和差别待遇”提案以及最不发达国家毕业平稳过渡支持措施达成部分成果,达成小经济体工作计划,批准科摩罗、东帝汶两个最不发达国家加入世贸组织。除此之外,世贸成员在产业发展的政策空间、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都提出了谈判诉求。(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