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务部部长:如欧方继续打压中企,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企正当利益
当地时间6月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主持召开西班牙中资企业圆桌会。在西开展金融、制造、绿色能源、运输等领域合作的十余家中资企业和欧盟中国商会负责人参会。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在西经营发展状况,并对深化中西、中欧经贸合作提出建议和诉求。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参加圆桌会。王文涛指出,西班牙对华理性务实友好,中资企业对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充分认识深化中西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投资贸易合作,为中西新时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注入经贸动能。要守住安全底线,合规经营,稳中求进,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投资贸易中的风险挑战。王文涛表示,近期欧盟以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和“不公平竞争”等错误叙事为由,歧视性运用贸易救济、国际采购工具、外国补贴条例等工具,密集对中国电动汽车、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医疗设备等产品发起调查,使中欧经贸摩擦的风险不断上升。中方注意到,法、德及欧盟机构领导人多次表态要避免“贸易战”,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按照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我们希望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避免贸易摩擦失控升级。如欧方言行不一,继续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2、德机构:欧盟若对华加征关税将大幅提高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5月3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一旦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相关模拟计算显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20%的关税,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25%。按2023年欧盟进口约5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计算,加征关税后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将减少12.5万辆,价值约38亿美元。这将影响到许多在华生产的德国汽车制造商。研究还显示,即便欧盟内部增产并减少电动汽车出口以填补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减少产生的空缺,消费者购车成本也将大幅上涨。对此,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尤利安·欣茨解释说,当前欧盟能源、材料等价格上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欧盟内部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中国,或将导致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水涨船高,并最终传导到本土消费者身上。欧盟委员会于去年10月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有消息称,欧盟委员会或将效仿美国滥用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此,德国交通部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近日均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无法保护欧洲相关产业发展,而只会伤及德国企业、德国经济和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来源:央视新闻)
3、第四届中法跨境电商论坛在巴黎举办
第四届中法跨境电商论坛5月31日在巴黎举办,千余名中欧跨境电商业内人士在论坛上深入讨论跨境电商行业的问题与机遇,探索中欧跨境电商领域发展新方向。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电商相关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法中两国企业加强该领域合作至关重要。论坛上,多家企业进行现场展示,其中一些企业为品牌提供直播带货服务。在研讨会、小组讨论等分会场,参展企业围绕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市场机遇等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共同探索应对新机遇与新挑战的策略。论坛期间,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巴黎设立的中欧(法国)跨境电商海外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本届论坛由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市商务局、杭州市侨联、人民日报海外网、欧洲杭州联谊总会(总商会)主办。参展企业包括全球知名品牌商、零售电商与平台、跨境贸易公司、跨境支付公司、邮政物流公司、投资公司、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覆盖电商全产业链。中法跨境电商论坛于2017年启动,旨在搭建平台,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打造互利共赢的中法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来源:新华社)
4、美举行对华301调查听证会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5月2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举行听证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该听证会将在必要的情况下持续到31日结束。据记者在前方的观察,在听证会召开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收到了不少留言意见,不赞成对华相关产品加征关税。而本月中旬,彭博社也发布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评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和半导体等产品大幅加征关税,警告其可能危及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