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媒:欧盟企业集体抵制欧委会拟审查企业对华投资方案的计划
欧盟企业和政府集体反对欧盟拟审查相关企业对华投资方案的计划,对该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据悉,该计划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去年3月宣布,并在今年1月的一份白皮书中作为欧盟的《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ESS)的一部分得到了补充。本月,她在争取连任前发表的宣言中,又加倍强调了筛选投资的意图。宣言中说:“我们将完成对外国直接投资筛选框架的审查,建立一个真正协调的出口控制方法,并解决对外投资的风险问题。”
报道分析,该计划是为了与美国去年推出的机制“协调”,阻止资本流入中国的一些高新技术行业。该计划建议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计算四个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进行筛查。此外,欧委会还有一份包含六项技术的名单。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外投资审查似乎不可能实现。
报道说,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在一份书面意见书中表示,欧盟委员会的计划将 “严重干扰企业决策和国际投资流动”。“德国企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市场份额。这些投资加强了德国经济,保障了就业,促进了繁荣。因此,BDI反对任何控制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机制。”。
代表全球电子制造和设计供应链的行业协会 SEMI Europe 提交的一份文件指出:“对欧洲公司的境外投资实行国家控制不是实现经济安全的正确政策路径,因为这将对公司的商业决策和国际投资流动构成重大干扰。”
代表欧盟成员国国家级商会的欧洲商业协会(BusinessEurope)表示,它对 “任何非制裁引起的对外投资限制 ”持谨慎态度。该组织在提交的文件中写道:"不应低估潜在的寒蝉效应,因为这可能会对研究和创新、欧洲公司在全球的运营以及对外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来自荷兰和瑞典的公司也对该计划表示怀疑,且这一计划在各国政府中也仍然极不受欢迎。
据外交消息来源称,欧盟 27 个成员国中只有一个国家--立陶宛,表示完全支持欧盟审查对外投资的计划,而立陶宛也是欧盟中对华态度最鹰派的国家。报道说,一些国家的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制定一项可能会造成行政负担的工具,并且欧盟在中国经济这些领域的投资水平较低。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专家托比亚斯-盖尔克(Tobias Gehrke)说,冯德莱恩通过该计划的最佳机会,是将其作为与美国进行 “政治交易”的“筹码”。
巴黎智库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欧洲在中国四个领域的投资 “非常有限”,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 “每年占全部资本的2%至4%”。这些投资主要由德国公司主导,在过去 20 年中有 49 例,相比之下,法国(36 例)、荷兰和葡萄牙(均为 12 例)的投资数量较少。
此外,一些国家认为,如果欧委会能实现《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里的统一的、全欧盟范围的出口管制制度可以实现,该计划就完全“多余”。
此外,欧盟相关部门人员也指出了美国对荷兰芯片制造设备巨头ASML公司的压迫,称相关措施使ASML公司不得不停止向中国运输其高级光刻机。据悉,该公司也在游说欧盟各国一起抵抗美国的“压制”。(来源:南华早报)
2、上半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21万亿元 规模再创新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海关严守国门安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国外贸实现跨越式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年均增长近1.6万亿元,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7万亿元,这个数字放在2023年世界各国贸易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第四位);同期海关监管货物量也大幅增长54.5%。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企业数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汽车、集成电路、锂电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2023年出口较2012年分别增长8倍、1.8倍、15.2倍。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21万亿元,规模再创新高。我国外贸实现跨越式增长,进入新时代,外贸蛋糕更大了,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也更足了。(来源:财联社)
3、欧盟准备“阻击”特朗普:优先谈判,无果则报复性征收50%关税
有分析认为,关税战对欧盟的伤害比美国更大,但美国的通胀率飙升将远大于欧盟。随着特朗普重回白宫、实施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概率越来越大,媒体报道,欧盟正在制定两步贸易来做出应对,计划对美国提供一项快速协议,并在特朗普选择惩罚性关税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报复。特朗普此前表示将实施10%的最低关税,欧盟官员估计这可能导致欧盟出口额每年减少约1500亿欧元。欧盟认为,提出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是最佳应对策略,谈判人员计划在特朗普11月赢得选举前与他的团队接触,讨论欧盟可以增加购买的美国产品。而如果关于改善贸易的谈判失败,且特朗普实施更高关税,欧盟委员会的贸易部门正在制定进口商品清单,可能对这些商品征收50%以上的关税。一名高级欧盟官员表示,“我们必须展示我们是美国的伙伴,而不是问题,我们将寻求达成协议。但如果需要,我们准备捍卫自己。我们不会被恐惧所左右。”欧盟贸易委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对媒体表示,他希望双方可以避免过去的“对抗”。“我们相信美国和欧盟是战略盟友,特别是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合作共赢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用关税捍卫了我们的利益,如果有必要,我们将再次捍卫我们的利益。”他呼吁采取“合作的方式”,并表示布鲁塞尔愿意通过“有针对性的协议”来减少1560亿欧元的货物贸易逆差。但尽管拿起关税大棒,美国对欧盟的年度贸易逆差仍从特朗普赢得选举的2016年的1140亿欧元扩大到2020年的1520亿欧元。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一直在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以取代来自俄罗斯的供应。在拜登的任期内,美国对欧盟的逆差保持稳定,2023年达到1560亿欧元。然而,欧盟官员警告称,美国对欧盟的出口额很难大幅增加,而美国出口商品的价值往往低于欧盟出口。在美国对欧盟出口中,大宗商品占主导地位,而欧盟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药品、汽车和昂贵的食品和饮料,如香槟。此外,欧盟经济的增长率也不到美国的一半,抑制了需求。(来源:新浪新闻)
4、世贸有望永久禁止对跨境数字交易征收关税
约一半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就电子商务达成一项初步协议。该协议将永久禁止对跨境数字交易征收关税。此类交易的增长率是实体商品交易的两倍。达成初步协议的91个参与者包括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和欧盟主要经济体,尽管华盛顿也表示不愿完全支持该协议。26日公布的参与者名单中没有南非和印度。这两个国家过去曾表示担忧,认为有些规则旨在使富国、而非穷国受益。目前,各国依据一项关税暂停令禁止对电子传输征收关税。今年2月底至3月初,世贸组织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行部长级会议。当时,其164个成员一致同意将该暂停令的期限延长两年。这项暂停令推动了全球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数字商品和服务——的发展。无需缴纳关税的全球互联网不仅是亚马逊和奈飞等美国科技巨头成功的关键,也对越来越多在国外市场收集数据和从事电子商务的传统公司至关重要。但它也在一些国家引发了对隐私、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网络漏洞和国家安全威胁的担忧。在阿布扎比进行了一轮充满火药味的谈判后,一些世贸组织成员表示,不应再次延长暂停令的期限。这增加了以下可能性:一些国家的政府会首次采取单边行动,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和数据征税来增加收入并保护国内产业。本周在日内瓦提出的草案是5年谈判的结果。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是像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那样,每两年延长一次暂停令。拜登政府驻世贸组织代表玛丽亚·帕甘在一份声明中说:“正如美国一再与共同召集人和参与者沟通的那样,目前的条文有所不足,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包括在基本安全例外这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此前估计,数字贸易(被定义为“所有以数字方式订购和/或以数字方式交付的国际贸易交易”)价值约为4万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全球服务出口的一半。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的主席杰克·科尔文赞扬了世贸组织取得的进展,但批评美国缺乏领导力。科尔文在一份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的声明中说:“当美国撤出时,其他国家将进入领导真空。但其他主要经济体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有胆量推进数字贸易,这一事实非同寻常。”(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