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方执意对华加税,商务部回应:将对自加进口油菜籽、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问:加拿大政府近日宣布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铝产品采取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请问中方有何回应?答:加方不顾多方反对和劝阻,对自华进口产品采取歧视性的单边限制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拟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方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对加拿大采取的相关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对加采取相应措施。此外,据中国国内产业近期反映,加拿大对华出口油菜籽大幅增加并涉嫌倾销,2023年达34.7亿美元,数量同比增长170%,价格持续下降。受加方不公平竞争影响,中国国内油菜籽相关产业持续亏损。中方将根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依法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还将依国内产业申请,对加拿大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外媒报欧方收到中国电动汽车业提出的五项“君子协定”提议 包括价格和出口数量限制等近期,欧洲舆论关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后续,包括中国产业界在磋商期间向欧方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上周五是继欧方终裁建议披露后与相关企业及协会等举行听证会的最后截止日期。《政客》近日引用匿名信源报道称,欧委会收到来自中国业界的五份“许诺”(undertaking),这些“许诺”或者建议可以被看成是“君子协定”,以避免未来欧方可能征收的高额关税,具体包括最低价格限定和限制出口数量等。据《政客》,消息人士称,在欧委会收到的五份反补贴税的解决方案建议中,上汽和比亚迪各提交了一份、吉利提交了两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交了一份。报道援引一位人士观点认为,关于限制出口数量的“提案”获欧委会同意的概率可能比较小,因为不同公司不太可能达到相同要求。报道还说,单独税率安排(9%)的特斯拉尚未向欧方提出任何建议。《政客》报道,现在欧方会将把这些建议传达给欧盟各国,然后在 10 月底就征税问题进行最终投票,以决定是否在五年内征收高额的反补贴税。报道说,“要阻止征税,像德国这样的反对方需获得特定多数的支持,而据初步统计看似乎遥不可及。”欧委会方面拒绝对此发表评论。欧委会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说,调查还在进行,相关过程都是保密的。《南华早报》9月1日报道,目前的建议提案和2013年光伏“双方”的方案很像。报道说欧委会正在考虑这些方案,同时援引“内部人士”评论说,援引“内部人士”评论说,鉴于这些协议是作为 “君子协定 ”提出的,在现阶段不太可能成行。报道说,欧方对光伏后续发展“没有美好的回忆”。报道说,“不管怎样,这也让欧盟停下来思考一下……上周之前,人们都还认为几乎不可能通过谈判来达成一致。”报道还说,欧方能接受的方案得要和关税具有几乎相同的效果,“以保护欧洲产业”。《南华早报》还说,由于“承诺”涉及的是单家企业,“因此不太可能违反世贸组织关于禁止基于公司国籍的优惠待遇的规定。”(来源:CCCEU)据新华社快讯,大众汽车集团2日发布声明称,公司正考虑首次关闭其在德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计划如果实施,将是大众汽车历史上首次在德国关闭工厂。
此外,据央视财经报道,大众汽车还在考虑终止与工会达成的就业保障协议。通过上述措施,大众汽车管理层希望到2026年能节省100亿欧元的运营成本。受此影响,大众集团股价周一上涨超过1.6%。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表示,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新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欧洲市场,以及德国作为制造业中心,在竞争力方面正在进一步落后,意味着该汽车制造商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他表示,“现在必须果断行动”。大众品牌主管Thomas Schaefer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形势极其紧张,已经无法通过简单的削减成本措施来克服。”大众在全球拥有约65万名员工,其中近30万在德国。(来源:第一财经)4、外媒:出于对中国的“担忧”,欧盟将收紧氢能补贴规则路透社报道,欧盟气候变化政策负责人周一表示,在当地产业对“低价”的中国进口产品表示担忧之后,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更严格的规则,以确保欧盟对氢气项目的资助能够惠及欧洲企业。
据悉,欧盟将于本月启动下一轮对绿色氢能项目的资助,欧盟正试图启动当地的氢燃料生产行业。欧洲的电解槽制造商警告欧盟,他们无法与中国生产商竞争。报道说,制造商希望欧盟通过在氢能银行资助计划中增加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标准来保护他们,欧盟气候委员沃普克-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相关团队正在研究此事。他说,“我将确保下一次拍卖与以往不同。我们将制定明确的标准来建立欧洲电解槽供应链。"目前,没有具体说明这些规定是否会禁止使用外国设备的项目获得欧盟的补贴。一位欧盟官员告诉路透社,标准仍在最后敲定中。据悉,欧盟在四月份向七个欧盟氢能项目发放了 7.2 亿欧元的补贴。当时,业内人士告诉路透社,一些成功项目的竞标表明,它们将使用中国设备。欧盟委员会并未透露是否存在这种情况。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欧盟委员会文件显示,约四分之一的竞标项目计划从欧盟以外采购电解槽。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项目计划混合使用欧盟和非欧盟制造的设备。(来源:CCC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