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众议院计划于下周对更新版《生物安全法案》进行审议
近日,财联社记者查询美众议院网站获悉,美众议院计划在下周审议《生物安全法案》(H.R.8333),另据其最新发布的更新后预印的《生物安全法案》(H.R.8333),其中生效日期(Effective dates)中解释规则(Rules of construction)等部分相比较此前版本有一定修改。(来源:财联社)
2、中方将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加官员“深感担忧”
针对加拿大政府近日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产品采取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月3日表示,中方将对加拿大采取的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此外,中方还宣布将对加拿大油菜籽、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据路透社9月3日报道,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加拿大的油菜籽有一半以上销往中国,中方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令加拿大方面感到紧张。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部长劳伦斯·麦考利3日称,这一举措“令人深感担忧”,加拿大当局正密切关注相关情况。报道称,油菜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包括食用油、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产品。中国进口的油菜籽主要来自加拿大,其次是俄罗斯和蒙古国。2023年,中国进口了549.1万吨油菜籽,价值37.2亿美元,其中从加拿大进口505万吨,占比超过90%。在中方宣布将对来自加拿大的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后,郑州商品交易所菜籽粕期货3日大涨6%,创下8月6日以来的最高点。这一消息同时提振了大豆及豆粕市场,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粕期货3日走高,一度触及近四周以来的高点。美国洲际交易所(ICE)11月交割的油菜籽期货则跌至569.7美元/吨,跌幅7%,因为市场担心中方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可能干扰加拿大油菜籽出口贸易。对于中方举措,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在一份声明中回应说,相信中国的调查将表明,加拿大油菜籽生产商的交易符合规则。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部长麦考利则发文称,中方举措“令人深感担忧”,加当局正密切关注相关情况,将为农业行业提供支持。路透社指出,中国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油菜籽出口目的地,加拿大一半以上的油菜籽销往中国。相比之下,中国向加拿大出口的电动汽车大部分来自特斯拉工厂,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尚未大规模涉足加拿大市场。(来源:观察者网)3、“ChatGPT之父”制定全球AI基建计划:先在美国砸几百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ChatGPT之父”、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计划召集全球投资者,围绕建设基础设施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这一计划正变得越发明晰,重点首先就是在美国各州启动,预计将耗资数百亿美元。现在,奥尔特曼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一些之前没有报道过的细节,包括首先针对美国各州的计划。这位知情人士透露,正在讨论的项目类型包括建设数据中心、通过涡轮机和发电机提高能源容量和传输,以及扩大半导体制造业。他们表示,该项目的支持者可能包括加拿大、韩国、日本和阿联酋的投资者。OpenAI还希望其他私营公司也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ChatGPT最大的投资者微软可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之一。对于这一消息,微软表示,它知道并参与了该公司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所有努力。奥尔特曼此前表示,美国迫切需要基础设施来支持人工智能。奥尔特曼称,他对于美国目前的AI基础设施状况表示担忧,而AI基础设施对于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至关重要。在《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他写道:“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须与私营部门合作,建设大量的物理基础设施——从数据中心到发电厂——从而让人工智能系统运行。”一位了解奥尔特曼想法的人士表示,除了OpenAI之外,其他公司也将从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中受益,同时与美国结盟的国家也将受益。这项努力的支持者认为,这些项目的额外好处是创造就业机会,并且为拜登政府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作了补充。但OpenAI的全球野心可能会引起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的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个月,OpenAI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计划中的投资举行了会议。据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在会谈中,奥尔特曼和OpenAI的其他高管强调,全球基础设施计划将建立一个跨国联盟,有助于增强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势。(来源:财联社)4、美媒:扒开印度制造的表象 里面“含中量”越来越高了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追求所谓的“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成为热门的“制造业对冲基地”。但根据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对贸易数据的分析,随着近些年来印度扩大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和药品的生产,该国对于中国进口的依赖程度也进一步提升。根据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TRI)的统计,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增速,达到整体进口增速的两倍,目前几乎占到印度进口的三分之一。例如印度工业联合会表示,印度接近三分之二的电子元器件进口都来自于中国,涵盖电路板、电池等。GTRI也表示,过去5年里,来自中国的此类进口翻了3倍。同样作为仿制药出口大国,印度也更加依赖中国的制药原材料。统计显示,过去5年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药品原料和中间体增速超过50%。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各行各业:印度纺织业正在加大进口中国纱线和面料的力度,印度汽车制造业也在加速中国零部件的进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光伏组件自2022年后对美出口激增,也带动了对中国原材料的积极需求。除了原材料外,处于工业化转型初期的印度,也格外渴望获得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宝贵经验。面对印度政府采取的种种限制,印度工业界已经开始向莫迪政府施压,要求放宽对中国技术人员的签证限制,来帮助印度工人使用中国机械生产手机、纺织品和鞋子。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Ashoka Mody对此评论称:“中国可以帮助印度在全球技能阶梯的最低层次上站稳脚跟。特别是现在这些阶梯正在上升,印度需要现在就采取行动。令人瞠目结舌的讽刺在于,当印度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外国专家,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专家时,印度官员恰恰在这个时候提倡自力更生。”自2020年以来,来自中国(和其他邻国)的投资长期处于“逐案评审”的过程中,这一过程缓慢且繁琐。但随着“大势所趋”,印度政府今年以来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软化。据匿名印度政府官员称,自今年4月以来,至少有11个涉及中国的电子行业投资案获批,另外还有快时尚、汽车行业公司的合资进展,最终瞄准的都是出口市场。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V. Anantha Nageswaran在近期的经济调查报告中指出,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发展和融入全球供应链,印度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中国供应链。无论是完全依赖进口还是部分通过中国投资,这都是印度必须做出的选择。(来源:财联社)当地时间9月3日,英伟达股价遭遇到了重创。英伟达股价下跌,有多个原因造成,比如美国经济数据不理想,同时本身财报不够更好等,但最直接的还是美国司法部直接调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向英伟达和其他公司同时发出传票,以寻求这家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商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现在发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要求,而遭调查企业必须向其提供资讯,此举意味着美国政府的调查向正式提起反垄断诉讼又近一步。美国反垄断机构担忧,英伟达正提高客户转向其它供应商的难度,同时“惩罚”那些不同厂家AI芯片的买家。事实上,从此前的数据来看,英伟达之外的其他芯片公司也在竞相加入AI芯片增长行列。英特尔和AMD销售的AI芯片,迄今为止,相比英伟达而言,市场渗透率非常有限。据悉,调查人员目前正在调查,如果客户想从AMD等竞争对手购买AI芯片时,英伟达是否会向客户收取更高的产品价格。美国有关方面已向英伟达公司和其他公司发出传票,寻找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这是对这家人工智能处理器主要供应商的调查升级。此前,司法部已联系AMD等英伟达的竞争对手,收集有关投诉的资讯。除了AI芯片领域外,在消费级显卡上,英伟达也基本上统治了行业,直接掌握显卡价格的走势,这在之前也是引来用户的广泛吐槽。不过,英伟达公司发言人最新表示:“英伟达凭借自身实力取胜,这反映在我们的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司法部则拒绝置评。(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