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空运网站aero.de 8月30日报道,欧委会正准备对中国航空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扩展展开详细审查,原因是欧盟认为中国航空公司通过增加直飞俄罗斯的航线获得了竞争优势,迫使欧洲竞争对手逐步退出部分市场。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向aero.de表示,“因为俄乌冲突,俄罗斯禁止欧盟航空公司飞越其领土,导致飞往东亚的航线变长。但中国等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不受这一禁令的影响。” 他指出,这为中国航空公司提供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欧盟官员担心这对市场“公平性”构成了威胁。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高层玛雅姆-林特尔(Marjam Rintel)估计,绕道俄罗斯给欧洲航空公司带来的直接额外成本高达 30%,具体取决于航线。报道说,欧盟对中国航空公司日益增长的市场力量感到“不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大型航空公司在一些航线上已经占据了75%或更高的市场份额,直接影响到欧洲航空公司的运营能力。报道称,目前,欧洲航空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德国汉莎航空总裁卡斯滕·施波尔(Carsten Spohr)指出,目前中国市场的利润状况“并不乐观”,汉莎在中国的运力仅恢复到危机前的57%。英国航空也推迟了北京航线的重启计划。报道提到了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航空运输协议规定:两国之间的航空运输上限为每周 55 个客运航班和 38 个货运航班。称中国的航空公司正在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而汉莎航空的运营远未达到这一水平。德国《商报》援引联邦交通部发言人评论:中国在 2024 年初向联邦政府提出了扩大每周配额的倡议,并取得了成功。从 2025 年夏季开始,中国的航空公司将获准每周增加四班飞往德国的客运航班,从秋季开始再增加四班。报道称,相比欧盟航司“焦灼”的情况,中国的航空公司正在大量扩展航线,导致市场价格下滑。针对这一现象,欧委会发言人表示,欧盟无法全面禁止第三国航空公司飞越俄罗斯领土,但可以为成员国之间提供协商平台。此外,发言人还解释道,欧盟与中国之间没有全面的航空运输协议。中国与欧盟国家之间的航空关系由各自的双边协议详细规定。如果中国航空公司的运营被认为导致不公平竞争,成员国有权在双边协议框架内采取行动。据悉,欧盟正在考虑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调成员国的行动,以应对这种“市场失衡”。(来源:CCCEU)
2、商务部: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立即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
9月5日,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媒体在提问时称,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再度延迟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301关税的决定。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中美是否就关税问题保持沟通?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公告。中方已多次向美方就301关税问题提出严正交涉,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提高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是错上加错。”
何咏前进一步表示,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关税复审结果征求公众评论意见,多数意见反对加征关税或申请扩大关税豁免范围,这说明美对华301关税不得人心。“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积极回应各界呼声,立即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来源:环球网)
3、初裁暂不对欧盟白兰地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商务部回应案情进展
9月5日,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媒体在提问时称,近日商务部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暂时没有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请商务部详细介绍一下本案情况,后续工作有何具体考虑?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应中国酒业协会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1月5号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立案后,商务部严格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调查,充分保障利害关系方权利,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初步调查得出肯定性结论,并于8月29日发布了初裁公告。
何咏前进一步表示,调查机关决定暂时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下一步调查机关将继续推进实地核查等后续调查工作,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最终裁决。(来源:环球网)
4、阿斯麦CEO称,美国限制该公司对华出口更加“出于经济动机”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周三(9月4日)表示,美国主导的“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该公司向中国客户出口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变得更加“出于经济动机”。报道称,富凯是在纽约举行的花旗银行会议上作出的上述表态。其间,他预计反对美国主导的对华出口限制措施的呼声将会增加。同时,他认为,由于现有的限制,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的进步正在放缓。“我认为,越来越难以证明这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富凯称,“很可能会有更大的限制压力,但我也认为会有更多的反弹,我认为我们必须希望达到某种平衡,因为作为一家企业,我们都希望有一点清晰度,有一点稳定性。”对于美国施压阿斯麦等企业限制对华出口,一直以来存在反对声音,近期关于应更多考虑“经济利益”的观点多次出现。路透社此前报道提到,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当地时间上周五(8月30日)表示,荷兰政府将在决定进一步收紧对华出口规则时,考虑到阿斯麦的经济利益。此外,路透社在最新报道中提到,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敦促阿斯麦停止为2024年前出售给中国客户的部分设备提供服务,因为这些设备现在受到限制。不过,据新华社7月报道,阿斯麦新任CEO富凯和他的前任彼得·温宁克日前分别接受媒体采访,发声反对美国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据德国《商报》7月9日报道,富凯对该报说,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芯片生产设备是不明智的,这样做也伤害西方自身利益。另据荷兰BNR电台报道,温宁克对该电台表示,美国基于意识形态推动限制对华芯片出口,“而不是基于事实、内容、数字或数据”。“中方一贯反对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各种借口胁迫其他国家搞对华科技封锁。”针对美国施压阿斯麦等企业限制对华出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年1月在回应相关问询时表示,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在各国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美方有关霸道霸凌行径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严重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严重冲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必将自食其果。我们敦促荷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和市场原则,尊重契约精神,以实际行动维护中荷两国和双方企业的共同利益,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自由、开放、公正、非歧视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环球网)世界贸易组织当地时间9月4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保持复苏态势。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3,高于基准点100,比今年3月发布的100.6略有上升。该指数表明,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保持正增长。各成分指数中,汽车产品指数为103.3,集装箱运输指数为104.3,空运指数为107.1,出口订单指数为101.2,均高于趋势水平。电子元件指数为95.4,原材料指数为99.3,均低于趋势水平。报告说,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0%。近期数据显示,欧洲地区贸易增长弱于预期,其他地区贸易增长强于预期。报告认为,尽管晴雨表指数发出了积极信号,但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区冲突持续、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变以及出口订单减少,全球贸易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根据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的编制规则,数值100为其基准点。如果某一次指数为100,意味着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符合中期趋势预期。指数大于100表示该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高于预期水平,反之则显示全球货物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水平。世贸组织2016年7月首次发布全球贸易景气指数,通过采集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统计数据,就当前世界贸易的短期发展走向提供早期信号,为贸易政策制定者和工商界提供更为及时的国际贸易信息。(来源:央视新闻)6、三菱怂恿日本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战略帮助日本公司应对日益激烈的中国竞争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董事总裁中西胜也9月3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呼吁,日本政府应采取更积极的战略,帮助日本公司在东南亚“应对日益激烈的中国竞争”。“现在一家公司已不能再仅靠自己取胜了,政府应该支持公司并介入与中国竞争,因为竞争对手非常强大。” 中西胜也说。《金融时报》分析称,美国和欧洲进口关税的上涨迫使中国扩大其在东盟市场的影响力,这使得日本公司对西方国家与中国脱钩带来的外溢风险保持警惕。中西的言论与日本其他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私下表达的警告相呼应,他们担心随着中国公司增加出口和投资,日本在其传统大本营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将被侵蚀。中西表示,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向全球出口汽车,而其中,东盟是这些公司的主要市场,“如果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失去市场份额,日本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对于目前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技术,中西眼红地声称,中国企业是在大量中国政府资金的扶持下迅速扩张起来的,而由于日本政府没有像中国政府那样提供大规模的补贴,日本企业无法与中国公司竞争。他指出,日本想要凭借着与东盟国家的历史联系,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电动汽车市场上竞争是不现实的。中西呼吁,日本政府需提供更吸引人的一揽子计划,将投资与技术相结合,帮助东南亚国家脱碳并实现其排放目标。今年5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和东盟计划以2035年为节点制定中期战略,建立首个在该地区生产、销售汽车的联合网络,以“对抗中国电动汽车在东南亚的崛起”。国家层面之外,日本企业也开始结盟,期望能“赶上中国“。今年7月底,三菱宣布将与日本日产汽车和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结成电动汽车联盟,在电动化领域与特斯拉和中国企业展开竞争。(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