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9月23日,白宫发布消息称,美国将与印度合作建一个半导体工厂。该消息是莫迪访问美国期间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后提出的,白宫在联合声明中将此次合作称为具有“分水岭”意义。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美印两国在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研究。此次建设的工厂主要用于生产发射红外线所需的半导体产品,以及抗干扰能力更强、适用于军用电子产品的氮化镓和碳化硅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与以硅晶圆为原料的传统半导体产业不同,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目前应用场景较为单一,有一定发展潜力。该项目将得到印度半导体计划的支持,并将成为印度初创公司Bharat Semi、印度图像传感器公司3rdiTech和美国太空部队之间战略技术合作的一部分。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这是美国军方首次将此类工厂设置在印度,将成为印度首个专注军事领域半导体设备需求的工厂。报道称,印度的年轻芯片工程师能够帮助美国军方大幅降低制造此类产品的成本。美国对印度的技术转让也使得印度成为全球少数能够制造此类产品的国家。莫迪的口号是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这对印度来说并不容易。当前,印度仍缺少足够多有经验的半导体行业工程师。为了建设半导体产业,印度不得不以高薪从全球吸引半导体人才,而印度工程师则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合作中积累自主发展的经验。《纽约时报》报道认为,印度采取的一系列产业政策效率不高,除了仿制药产业外,印度少有制造产业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印度的半导体产业机遇在于美国对供应链“友岸外包”的诉求,但这无法促进印度在该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来源:环球网)2、外媒:加财长宣称考虑效仿美国,禁止使用来自中国等国电动汽车软硬件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加拿大联邦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当地时间周二(24日)声称,加方“绝对”在考虑效仿美国,禁止在电动汽车中使用来自中国或俄罗斯的相关软硬件,以应对所谓的来自中国等国的“产能过剩”和“安全威胁”。弗里兰当天在渥太华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中国的“产能过剩”,非常重视来自中国的“安全威胁”。CBC称,弗里兰没有就上述言论提供更多细节,只是说相关决定是在与加拿大工业和劳工组织磋商后作出的。CBC还提到,弗里兰发表上述言论的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一项拟议新规,将禁止销售或进口带有中国或俄罗斯相关软硬件的联网汽车,或单独进口、销售这些软硬件。(来源:环球网)3、美参议院修订版《生物安全法案》S.3558提交参议院并列入立法日程 药明生物未纳入美当地时间23日,美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Gary Peters向美参议院提交了一份S.3558修正案,此前被称为美参议院版本生物安全法案,在该份修正案中的名称定为《2024年禁止外国获取美国基因信息法案》,修正案现已被根据一般命令列入参议院立法日程,日程编号521。财联社记者发现,涉及具体实体方面,如S.3558此前版本一样,药明生物未被纳入,但华大系、药明康德仍在涉及具体实体名单中;新修正案对于部分措辞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豁免期等相关内容无较大变化,众议院版本《生物安全法案》(H.R.8333)中此前增添旨在延长豁免期的祖父条款未出现《2024年禁止外国获取美国基因信息法案》(S.3558)中。(来源:财联社)4、外媒:荷兰高官在美强调“中国是重要贸易伙伴”,须允许阿斯麦尽可能自由开展业务据路透社报道,荷兰经济事务大臣贝尔亚尔茨当地时间23日访问美国华盛顿时,强调了中国作为荷兰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并重申必须允许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尽可能自由地开展业务”。报道称,贝尔亚尔茨提到,他此次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唐·格雷夫斯会晤,是为了促进双边贸易,而不是就出口限制进行谈判,这也不属于他的职权范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们要维持自己的经济,要确保我们的公司能尽可能自由地开展业务。” 贝尔亚尔茨说。据路透社此前报道,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敦促阿斯麦停止为2024年前出售给中国客户的部分设备提供服务,因为这些设备现在受到限制。不过,阿斯麦新任CEO富凯和他的前任彼得·温宁克日前分别接受媒体采访,发声反对美国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据德国《商报》7月9日报道,富凯对该报说,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芯片生产设备是不明智的,这样做也伤害西方自身利益。另据荷兰BNR电台报道,温宁克对该电台表示,美国基于意识形态推动限制对华芯片出口,“而不是基于事实、内容、数字或数据”。(来源:环球网)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司法部对维萨公司(VISA)提起诉讼,指控其在美国借记卡市场上维持非法垄断。据悉,维萨公司处理了美国超过60%的借记卡交易,并每年从中收取超过70亿美元的手续费。美司法部的控诉称,维萨公司通过与商家和银行签订排他性协议来隔离自己与竞争对手,从而锁定交易量,抑制了较小、价格较低竞争者的发展。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表示,维萨公司的权力使其能够收取远高于竞争市场所能收取的费用,最终导致商家和银行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影响了几乎所有商品的物价。此外,维萨公司还通过提供财务激励和威胁收取惩罚性费用来诱使潜在竞争者成为其合作伙伴,而不是以竞争者身份直接进入市场。司法部认为,该公司的行为是有意且系统性地切断竞争,防止对手获得必要的规模、市场份额和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6、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发布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有关规则答记者问
问: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商务部发布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的拟议规则,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美方发布的拟议规则。美国商务部拟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国使用。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近年来,美方对中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限制参加政府采购、出台歧视性补贴政策,现在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污蔑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不安全”,限制在美国使用。美方做法毫无事实依据,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影响中美在网联车领域正常合作,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美方做法也是利用政府力量干扰企业经济商业合作的非市场行为,构成经济胁迫。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的错误做法,立即撤销相关限制措施,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7、外媒:匈外长表示,匈牙利将投票反对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当地时间2024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会见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据《匈牙利民族报》等媒体24日报道,根据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发布的一份声明,西雅尔多介绍了他与王毅会晤的细节,两人讨论了包括中欧关系、以政治手段促进全球和平等问题。报道称,这位匈牙利外长还提到,该国将投票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匈牙利是东西方合作关系可以产生重大经济利益的一个主要例子。在我看来,如果欧盟想要提高其急剧下降的竞争力,那么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加剧冲突,而不是建立中欧合作,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西雅尔多表示。报道称,西雅尔多还提到,欧盟的明确利益在于发展与中国的合作,而不是加剧冲突。在此背景下,西雅尔多批评了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他表示这是一个“坏主意”,会对欧洲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报道提到,西雅尔多认为,这一决定毫无依据,尽管布鲁塞尔声称此举符合欧洲汽车制造商利益,但其中许多公司正“拼命”反对上调关税,因为这些公司在东亚市场的发展也将蒙受重大损失,而有些公司甚至在当地设有生产基地。“在匈牙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欧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战略上的合作有多么紧密。”西雅尔多表示,“因此,匈牙利反对关税,(匈牙利)将投票反对(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实施,并希望在未来几年,能与中国建立稳定、相互尊重的经济合作关系。”近期,中欧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密集磋商。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9月20日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上午,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欧盟总部会见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全面、深入、建设性的磋商。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全力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此外,在上述会谈前,欧盟的3名不具名外交官告诉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欧盟原定于9月25日举行的有关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投票被推迟。其中一名外交官称,投票已经从25日的会议议程中删除。在9月1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在回答记者关于中欧双方官员将在布鲁塞尔就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举行会谈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始终秉持最大的诚意,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并提出了灵活解决方案的建议。而欧方却一面声称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一面却不断地拒绝中方的提议,始终不给出任何具体的对案,希望欧方切实地拿出诚意和行动,认真地考虑中国业界的合理关切和建议。如果欧委会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合法权益。(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