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10-16    

1、外媒:恐遭关税影响,欧盟猪肉、奶制品生产商要求欧盟提供财政补贴

报道称,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额外)征收最高35.3%的惩罚性关税将于本月底生效,这标志着中国激烈抗辩长达一年的反补贴调查最终落下了帷幕。
据知情人士透露,旨在达成协议的谈判仍在继续,但谈判双方仍相距甚远。
报道说,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欧盟表示,从11月起,欧方在经济领域将遭受数十起反制行动,相关投资或将告吹。
北京上周宣布的“白兰地关税”让欧盟委员会措手不及,因其原本预计会在下个月实施。报道称欧委会内部认为这只是(反制措施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预计的反制措施包括提高对大型发动机的汽车征收的关税,这将影响德国和斯洛伐克。
欧盟启动对部分中国进口木材的反倾销调查是今年欧方从贸易和竞争工具下对中国发起的第19起调查。
随着进口量的增加,欧洲公司抱怨受到冲击,风力涡轮机、锂电池和热泵也进入了欧委会的视野。与此同时,在线购物平台Shein(希音)、Temu(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和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也因一系列指控而面临数字服务法案的审查。
报道称,欧方白兰地生产商们对被卷入一场并非由他们引发的争端感到愤怒。轩尼诗和人头马等干邑品牌要将其产品销往蓬勃发展的烈酒市场中国,却要面临34%至39%的关税。
在匆忙应对北京关税的同时,委员会立即承诺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捍卫该行业,但这一过程需要数年才能完成,而且被视为杯水车薪,为时已晚。
上周二,欧盟委员会承诺为白兰地生产商提供财政支持,报道分析其或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下实施。
报道称,消息一出,猪肉和奶制品生产商纷纷致电欧方官员,称他们同样受到关税威胁,要求获得补偿。
报道表示,随着欧盟和中国濒临全面“贸易战”,欧盟委员会的财政状况可能会受到沉重打击。(来源:CCCEU)

2、外媒:英国贸易大臣称,不打算追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周一(14日)在工党政府组织的国际投资峰会间隙表示,英国不打算追随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因为英国企业尚未提出相关投诉、要求英方进行调查。此外,他还表示,接触是件好事,英国“需要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作为(贸易)大臣,我确实有权提出建议……我们一直在仔细分析,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行业与众不同,目前为止,行业本身还没有将相关请求提交给英国贸易救济署(TRA)。”雷诺兹称,并补充说他的“主要关注点”是为英国生产商提供的“繁荣、开放的出口市场”。
路透社称,雷诺兹表示,英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与印度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进行贸易谈判。
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该决定一经公布,便遭到欧洲多方反对。据新华社报道,投票结果显示,支持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欧盟成员数量远低于投反对票和弃权票的欧盟成员数量。由此可见,欧盟委员会发起的反补贴调查并非得到广泛支持,只是基于欧盟议事规则,没有被推翻。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均强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做法”,是对欧洲汽车工业的“致命信号”。德国最大工会组织金属工业工会和主要汽车制造商企业工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加征关税不会提高欧洲汽车工业竞争力,希望通过谈判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经过20多天的磋商,中方赴布鲁塞尔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进行谈判的技术团队10月12日返回国内。中国商务部12日发布答记者问表示,自9月20日开始,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遗憾的是,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来源:环球网

3、东盟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10月9日至11日,第四十四届和第四十五届东盟峰会及相关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东盟:加强联通和韧性”,与会各方围绕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就区域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审议并通过了90多项成果文件。
共同维护地区团结与和平稳定
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国家主席通伦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多年来,东盟取得的成就给地区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反映了该地区的共同愿望、决心、团结和多元化。这些成就进一步表明,以“东盟方式”指导地区合作符合东南亚地区发展形势。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发生急剧复杂变化,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东盟应继续坚持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坚持平等互利的多边主义。峰会审议了《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落实情况和东盟共同体建设进展。与会各方还一致同意加快接收东帝汶成为东盟第十一个成员国的进程。2022年,东帝汶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东盟峰会上被授予观察员地位。
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2024年东盟投资报告: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和外国直接投资》在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东盟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300亿美元,东盟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份额升至17%,较2006年至2015年间6%的平均水平有较大提升。
近年来,地区国家在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经贸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东盟的目标是在2025年完成《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谈判。
期待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峰会期间,东盟分别与中国、韩国、日本等对话伙伴召开会议,回顾了过去几年的合作成果,同意在各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本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与会各国一致同意继续深化贸易、投资、农业、互联互通、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会议通过了《中国—东盟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的联合声明》,与会东盟国家表示愿以此为契机,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更为紧密的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来源:人民日报

4、欧佩克再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4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下调对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这是该组织继8月、9月两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之后的连续第三次下调。
报告显示,欧佩克将2024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203万桶下调至193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4亿桶。
欧佩克表示,这一调整是根据该组织收到的数据和对一些地区石油需求的预期作出的。
此外,欧佩克还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74万桶下调至164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6亿桶。(来源:环球网)


信息来源: 上海公平贸易

维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所有,国内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摘编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信息来源: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上海公平贸易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侵犯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3. 视、音频资料仅用于经贸法律知识科普,不作为具体指导意见。视、音频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需转载使用,须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