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6.4条监管机构的方法学专家小组(MEP)正全力推进工作,计划于10月向联合国气候大会监管机构(SBM)会议提交首套碳信用方法学及其他多项相关标准,力求年底前至少有一套方法学获批,为机制顺利启动奠定基础。
目前,方法学专家小组加速推进多项方法学开发,五项方法学提案已进入最终确定阶段。但各机构提交材料与基线、额外性及泄漏问题核心标准的衔接存在普遍不足。值得关注的是,《受抑制需求标准》预计 8 月第二周进入审议阶段,这些新标准在今年已通过的相关标准基础上发展而来,较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原有机制,在完整性上有显著提升,基线调整和泄漏核算等内容完善是重要亮点。
监管机构主席马丁?赫西恩强调,基线标准的通过具有历史性意义。这是首次形成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基线标准,要求对减排上限进行整体性下调,且所有基线方法需动态调整以适应变化。不过,实际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处理数据不确定性和选择保守情景难度大,且规定每年至少下调 1% 的减排上限。
方法学专家小组联合主席姆巴耶?迪亚涅分析,实施难点在于需将不同用途排放源纳入同一标准并应用于各类项目活动,而每个组成部分可能需要不同处理方法,增加了操作复杂性。项目执行还面临双重压力,需在降低基线排放量以维持信用有效性和保持自身经济可行性之间找到平衡,同时识别和应对泄漏风险也颇具难度。方法学专家小组成员斯科特?施耐德也指出,泄漏问题估算不易,尤其是间接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估算,因涉及因素多、关系复杂,难度极大。
为提高标准适用性,迪亚涅表示项目可在从单个活动到国家层面的不同层面应用该标准,通过标准化基线实现,这为项目开发者提供了灵活操作空间,也明确了排放量计算方法。
监管机构主席马丁?赫西恩称,工作旨在建立可衡量的变革,虽追求透明度和问责制,但未必能让所有人满意,确保高完整性以注入碳信用市场可信度是核心原则。
随着10月监管机构会议临近,方法学专家小组进入关键冲刺阶段,首套方法学的审批结果将对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巴黎协定》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tbtguide
来源:cacs.mofcom.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