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2024 年 11 月 29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第 2024/2974 号实施决定,确立了铸造业的最佳可行技术(BAT)结论,为铸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新的标准。
该决定涵盖了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加工的多个方面,包括特定条件下的铸造业和锻造业活动,以及部分废水处理。适用范围明确且详细,同时列出了不涵盖的相关活动,并提及可能适用的其他 BAT 结论。
该文件强调,所列举的 BAT 技术并非唯一选择,只要能确保同等环保水平的技术均可使用。对于排放水平,分别针对空气排放和水排放给出了详细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包括不同测量类型的平均周期以及多源排放和相似特征废气排放的处理方式等。同时,还对特定能源消耗、特定水消耗、废物处置量、运营材料效率和砂回用等方面的环境绩效水平给出了计算方程和指标定义。
BAT 结论部分内容丰富。一般 BAT 结论从总体环境绩效、监测、能源效率、噪声和振动以及残渣处理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要求。例如,要求企业制定和实施包含众多关键要素的环境管理系统(EMS),铸造厂和锻造厂还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在监测方面,每年需对多项指标进行监测。能源效率提升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噪声和振动防控以及残渣管理也都有相应措施。
铸造厂的 BAT 结论更为具体。在危险物质管理上,造型和制芯中需采用替代物质减少危险物质使用。排放监测涵盖空气排放和水排放,对不同物质和工艺都规定了监测频率和标准。能源效率提升、材料效率提高(包括存储处理、运营材料效率、材料消耗减少、砂回用以及残渣和废弃物减少等多个方面)都有一系列详细技术要求。同时,对于扩散排放、通道排放、各类铸造过程中的空气排放以及气味控制、水消耗和废水产生及排放处理等方面均给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相关标准。
锻造厂的 BAT 结论同样涵盖能源效率、材料效率、振动控制、空气排放监测及处理、水消耗和废水产生等方面,针对自身行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标准。
二、具体内容
(一)适用范围
涵盖黑色金属加工(特定能量和锤子条件的锻造厂、日产量超 20 吨的黑色金属铸造厂)、有色金属加工(包括回收产品的有色金属熔炼及相关铸造厂,特定产能条件)以及部分废水处理活动。明确了涵盖的具体工艺如连续铸造、合金锭使用等,同时列出不涵盖的活动如钢铁连续铸造、部分有色金属半成品生产等,并提及相关可能适用的其他 BAT 结论。
(二)相关定义
详细定义了铸造、铸造工艺、离心铸造、清洁废料等通用术语,以及锻造、满模工艺、气体硬化工艺等各类具体工艺相关术语,还包括与排放和物质相关的定义如扩散排放、直接排放、各类污染物和参数定义,以及相关缩写的含义。
(三)总体考虑
1.最佳可行技术:所列举技术非规定性和详尽无遗,其他能确保同等环保水平的技术也可使用。
2.排放水平
空气排放:铸造厂和锻造厂分别给出不同标准条件下的 BAT - AELs 和指示性排放水平计算方法及相关定义,包括不同测量类型的平均周期等,还规定了多源排放和相似特征废气排放的处理方式。
水排放:给出 BAT - AELs 以 mg/L 为单位的浓度参考,不同排放方式有相应的平均周期定义。
3.其他环境绩效水平
特定能源消耗:分别给出铸造厂和锻造厂的 BAT - AEPLs 计算方程及相关指标定义。
特定水消耗、废物处置量、运营材料效率、砂回用:均给出铸造厂的 BAT - AEPLs 计算方程及相关指标定义。
(四)BAT 结论
1.一般 BAT 结论
(1)总体环境绩效
BAT 需制定和实施包含管理、分析、政策制定、目标设立等内容的环境管理系统(EMS),锻造厂和铸造厂还需在 EMS 中纳入特定行业相关特征。为改善总体环境绩效,BAT 在建立输入输出清单、化学品管理系统、预防泄漏计划、OTNOC 管理计划以及能源和水管理计划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及相关适用性。
监测:BAT 至少每年监测水、能源、材料消耗,废水产生量,各类回收、循环和再利用材料量,以及各类残渣和废弃物产生量等,优先采用直接测量,也可使用计算或记录方式。
能源效率:BAT 需采用能源效率计划和审计、能源平衡记录等管理技术,以及使用通用节能技术、选择节能炉型等过程和设备选择及优化技术来提高整体能源效率。
噪声和振动:为防止或减少噪声和振动排放,BAT 需制定包含相关协议和计划的管理方案,且在特定条件下采用如合理设备选址、操作措施、低噪声设备等技术。
残渣:BAT 需制定残渣管理计划以提高材料效率和减少废弃物处置量,包括减少残渣产生、优化残渣回用和确保废弃物妥善处置等措施。
2.铸造厂 BAT 结论
(1)危险物质:为防止或减少危险物质使用,在化学粘结砂的造型和制芯中使用替代物质。
(2)排放监测
空气排放:按不同物质 / 参数、工艺 / 源、铸造厂 / 熔炉类型规定最低监测频率,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监测。
水排放:按不同物质参数规定最低监测频率,依据相关标准监测,同时考虑不同排放方式和相关条件对监测的影响。
能源效率:采用多种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包括选择节能炉型、最大化熔炉热效率、熔炉自动化控制等,并给出不同类型铸造厂的特定能源消耗 BAT - AEPLs。
(3)材料效率
存储和处理:采取适当存储各类残渣、回用内部废料、选择便于回用的化学品包装、返回未使用的化学品等技术。
运营材料效率:采用提高铸造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拓扑优化生产等技术,并给出不同类型铸造厂的指示性运营材料效率水平。
材料消耗减少:采用如分离喷涂脱模剂和水、优化粘结剂和树脂消耗等技术。
砂回用:采用如优化型砂修复、低废型砂修复等多种技术,并给出不同类型铸造厂的砂回用 BAT - AEPLs。
残渣和废弃物减少:采用如减少炉渣形成、机械预处理炉渣等技术,并给出不同类型铸造厂废弃物处置的 BAT - AEPLs。
(6)扩散排放:采用覆盖运输设备、清洁道路和车辆、使用封闭输送机等技术。
(7)通道排放:通过合并具有相似特性的废气流,提高处理效率,减少排放点。
(8)热过程空气排放:采用选择合适的熔炉类型、使用清洁废料等技术,并结合不同燃料选择和燃烧技术,以减少金属熔化过程中的排放。
(9)造型和制芯空气排放:针对不同砂型,采用如选择低排放粘结剂系统、优化粘结剂和树脂消耗等技术,并收集和处理排放气体。
(10)铸造、冷却和落砂过程空气排放:收集排放气体,并采用如旋风分离器、织物过滤器等多种技术处理废气。
(11)消失模铸造空气排放:收集排放气体,并采用如织物过滤器、湿洗涤等技术处理废气。
(12)永久模具铸造过程空气排放:采用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优化工艺参数等技术预防排放,收集并处理排放气体。
(13)精整过程空气排放:收集排放气体,并采用如旋风分离器、织物过滤器等技术处理废气。
(14)砂回用空气排放:采用如选择低 NOx 形成潜力的燃料等技术减少排放,收集并处理排放气体。
(15)气味:制定气味管理计划,包括相关协议和措施,采用如替代含酒精或芳香溶剂的化学品等技术减少气味排放。
(16)水消耗和废水产生:采用水管理计划和审计、水流分隔等技术优化水消耗和减少废水产生,并给出不同类型铸造厂的特定水消耗 BAT - AEPLs。
(17)水排放:采用如均衡、中和、物理分离等多种技术处理废水,并给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 BAT - AELs。
3.锻造厂 BAT 结论
(1)能源效率:采用如优化熔炉设计、熔炉自动化和控制等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并给出指示性特定能源消耗水平。
(2)材料效率:采用如工艺优化、优化原料和辅助材料消耗、回收工艺残渣等技术提高材料效率。
(3)振动:采用如安装减振和绝缘部件等技术减少锤击过程产生的振动,仅适用于新厂和重大升级。
(4)空气排放监测:按不同物质 / 参数和工艺规定最低监测频率,并依据相关标准监测。
(5)空气排放
扩散排放:采用如使用封闭袋或鼓处理材料、提取喷丸排放等技术。
加热 / 再加热和热处理过程排放:采用如选择低 NOx 形成潜力的燃料、燃烧优化等技术减少排放。
(6)水消耗和废水产生:采用如水流分隔、水回用和再循环等技术优化水消耗和减少废水产生,需基于相关输入输出清单确定是否适用。
来源:www.tbtguide.com